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二)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岛国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 |
月份 | P城平均降水总量(mm) | Q城平均降水总量(mm) |
1月 | 58.2 | 210.3 |
7月 | 121.9 | 41.4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南亚)。
小题1:根据图示河流自中间向四周流判断。
小题2:图示南北两端,大约跨纬度4°,计算距离4*111KM。
小题3:由于当地受南亚季风影响,即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故P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的背
风坡,而Q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的背风坡。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左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 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及判断理由是
A.甲 — ②,乙 —①甲地西部有山脉阻挡,会减缓冬季盛行西风风速;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较强,夏季风速很小,变率大。
B.甲 — ③、乙 — ②甲地纬度高,7、8月受西风影响大;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较长,风速较小
C.甲 — ②、乙 —③甲地西部有山脉阻挡,会减缓冬季盛行西风风速;乙地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
D.甲 —①、乙 — ②甲地受西风影响时间长,冬季风速大,乙地反之。
小题2: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地形起伏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形可知甲乙两地为地中海气候,两者的风力主要是冬季的盛行西风,但由于甲西侧有山脉阻挡,风较较弱为②,乙西侧为海洋,风力较大为①。夏季受副高带控制,风力较小。
小题2:由上题可知,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盛行西风带,地形是否阻挡,还是气压带、风带移动造成受气压带控制,风力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在增进各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在欧盟前身“欧洲煤钢联营”成员国中,德国的煤矿资源丰富,法国铁矿资源丰富。该组织的成立大提高了两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
小题1:指出该组织成立之初德国和法国大型钢铁企业所邻近的城市,并说明布局的理由。
小题2:说出德法两国之间煤和铁矿石的主要运输方式及其优势。
参考答案:
小题1:分布在杜伊斯堡、梅斯附近。
钢铁企业是原材料指向型企业,因此靠近铁矿石的产地。
小题2: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区位条件、各种交通运输的特点。由图中城市位置德国杜伊斯堡离煤矿近,法国梅斯离铁矿区位尽,有利于就近获得燃料和原料。煤、铁矿石运量大,需要选择运量大、价格低的运输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中国、俄罗斯、印度、英国四国土地利用类型比重图(图1)”和“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图(单位:%)”(图2),回答题。
小题1:图2表示的国家,最可能是图1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甲国耕地比重远低于乙国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山区面积广大?②人口密度大于乙国
③干旱半干旱面积广?④国土面积小于乙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四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可知,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山区占国土的,耕地面积很少)、印度(耕地面积居亚洲首位)、俄罗斯(亚寒带针叶林面积广大)、英国(畜牧业发达,草地面积较多),根据图2的资源指标可判断该国为俄罗斯。正确答案选C。
小题2: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且干旱半干旱面积广;而印度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气候以热带季风为主,降水丰沛,因此中国耕地比重远低于印度。正确答案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中国、俄罗斯、印度、英国四国土地利用类型比重和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人地关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