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表为澳大利亚甲、乙两城市某一天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回答9~11题。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白昼时间。图中甲地白昼时间为13小时53分,昼长于夜,太阳直射南半球;乙地昼长为13小时47分,所以乙地昼长短于甲,所以甲的纬度高,位于南方;根据正午时北京时间确定东西方向。两地白昼时间相差不大,日出地方时相差不大,但是甲地北京时间小,所以甲地位于东方,所以甲地位于乙地东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根据计算,南半球澳大利亚昼长夜短,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所以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向,所以日出是旗杆的影子朝向西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北京时间为4:30,0:00所在经线为52.5°E。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某地北京时间某月23日13时20分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4--5题。
小题1:该日
A.广州日出比上海早
B.长城站有极昼现象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悉尼
D.莫斯科白昼时间长于华盛顿
小题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100°E,23.5°N
B.140°E,0°
C.140°E,23.5°N
D.100°E,0°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本题某月应该确定为9月。
小题1:根据图示:椰子树的影子为0,表示太阳直射,地方时为12:00,此时北京时间为13:20,该地位于120°E西方20°,所以该地的经度为100°E。如果题干为9月23日,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北京的纬度高于悉尼,所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悉尼。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椰子树的影子为0,表示太阳直射,地方时为12:00,此时北京时间为13:20,该地位于120°E西方20°,所以该地的经度为100°E。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下图是某房地产公司在杭州(30°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幢商品房阳台朝向为?(方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3分)
(2)若在其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底层全年的正午均能晒到太阳,那么设
计者在规划两楼间距时,需考虑该地两分两至日中?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和
?(原楼、新楼)的高度。(2分)
(3)杭州的冬季盛行?风(填风向),夏季盛行?风(填风向)。(2分)
(4)如果你父母想在图中甲、乙两套商品房中选购其中一套,你认为哪一套更合适?
并说明理由(只考虑光照或降水因素)。(3分)
参考答案:
(1)南(1分)?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2分)
(2)冬至(12月22日前后)?原楼?(2分)
(3)西北(偏北)?东南(偏南)?(2分)
(4)答案一:乙?乙在东面,夏季有更多的东南风,较为凉爽;而甲在西
面,夏季西墙光照强烈,气温较高。
答案二:甲?甲在西面,受降水影响较小,西墙不易受损。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第30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2012年7月27日20:12开幕,图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小题2:当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时,对应的北京时间为
A.7月27日3:12
B.7月28日3:12
C.7月28日4:12
D.7月27日4:12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7月27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由图可知丙地昼最长,夜最短,故丙地位置最靠北,同理推断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甲乙丁丙。
小题2: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零时区时间快八小时,当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时,零时区实际区时为7月27日19:12,因此对应的北京时间为7月28日3:12。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及区时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及区时的计算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