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八)
A.12月、7时40分 B.6月、8时20分 C.6月、5时30分 D.9月、16时20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若6月22日,P点不存在,即晨昏线与该纬线不相交,则说明该纬线上该日没有昼夜交替,处于极昼或极夜状态。而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66.5°—90°之间,故选D。
小题2:因为P点在晨线上,P点的时刻即为当地的日出时间。若12月份,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应在6点之前,排除A;若6月份,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时间应在6点之后,排除C;故选B。
小题3:若P点所在晨线与a纬线的夹角达一年中最大时,应在二至日(该夹角可以大于90°)。因此,此时南极圈和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地球公转,粗略分地球为五个热量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是?。
参考答案:热带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五带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的地方,为热带。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是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2)这一天的日期是?前 后,此时南半球是?季。
(3)图中AB是?线。
(4)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这一天以后北京的白昼将
变?。
(5)图中C、D两地各是几点钟?昼长分别为几个小时?
时间:C?, D?;?昼长:C?, D?。
(6)这一天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参考答案:(1)23°26′N?(2)6.22?冬?(3)晨?
(4)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昼最长夜最短?短
(5)2时? 10时? 12小时? 4小时?(6)66°34′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2)结合上题分析,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3)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B线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AB为晨线。(4)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北半球出现昼长夜短。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故北京的昼长将出现昼变短夜变长现象。(5)根据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则可推理C点所在经线为2点;D点所在经线为10点。C点位于赤道上,昼长始终为12小时。D点此时为日出10点,故昼长为4个小时。(6)利用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图综合判断的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示的晨昏线分布特征判断太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进而判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并能结合晨昏线图上时间问题分析的突破口:找出6点、18点和12点的位置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当地时间2011年11月19日19点51分(北京时间15点51分),图示地区东北部海域
发生6.1级地震。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J1、J2两条经线的经度分别为(?)
A.55°E、60°E
B.135°E、140°E
C.170°E、175°E
D.170°W、165°W
小题2:图中板块边界以西板块的名称及其移动方向分别是(?)
A.亚欧板块、移向东南
B.印度洋板块、移向东南
C.亚欧板块、移向西北
D.印度洋板块、移向西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当北京时间15点51分时,该地时间是19日19点51分。经度每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早,两地时差4个小时,可以计算出该地经度为180度。说明该地使用东十二区的区时。该地位于东经度范围,所以C对。A、B、D不使用东十二区时间,错。
小题2:根据轮廓及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属于大洋洲,属于印度洋板块,是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所以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B对。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所示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某日的昏线.晨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该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 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完成问题。
小题1: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可能为(?)
A.23°
B.43°
C.47°
D.57°
小题2:该日M地的昼长为(?)
A.6小时
B.9小时
C.12小时
D.18小时
小题3:该日后,若N点位置向东远离O点,则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小题1:由于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即该纬线会发生极昼、极夜现象,其纬度必定大于等于?66.5°?;一年中该纬线离太阳直射点纬度最小可能为?43°?;故该地的太阳高度最大值可能为?47°。
小题2:M、N分别是昏线、晨线与纬度圈的交点,故?MN?之间为黑夜,跨经度?90°?,即该部分纬线上各地的夜长为6小时,昼长为?18?小时。
小题3:N点位置向东远离O点,即该部分纬线上各地的夜长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该地仍是昼长夜短,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