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与地图》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A.海拔 B.地形 C.纬度 D.人类活动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总是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图中三条28℃等温线之间的温度大于28℃,所以甲处的温度范围是26-28℃之间,B对。
【小题2】根据图中数值分析,丁处温度大于28℃,说明丁处的地势较低,可能是山谷。B对。丁处是山谷地形,用海拔不易描述准确,A错。纬度、人类活动不是主要原因,C、D错。
考点:等值线图判读,影响等温线变化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1.图中断崖的最大相对高差不超过2.河滩A、B之间河段的河流流向大致为3.下列关于河滩A、B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米
B.239米
C.250米
D.300米
E.自西北向东南
F.自东南向西北
G.自东北向西南
H.自西南向东北
I.河滩A位于该河段的左岸
G.河滩B位于该河段的凹岸
河滩A的形成是受地转偏向力
河滩B的形成是受地转偏向力
参考答案:1. C
2. C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分析。
1.图中断崖有4条等高线相交,读图可知等高距是50m,则该陡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250m,最小大于150m,陡崖的相对高度满足50×(4-1)≤h<50×(4+1)。
2.根据图中河流与等高线50m相交点两侧高低可以判断出,河滩A、B之间河段的河流流向是从A流向B,即自东北向西南。
3.结合上题分析,河流的流向,则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2008年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2:“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 。(填代号)(2分)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 (2分)理由是: 。(2分)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一场惊险刺激的“漂流探险”,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帮他们选择是在支流a还是在媚河上游b“漂流”最刺激?________________ 。(2分)
(4)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 。(写出温度范围)(2分)
参考答案:
(1)①
(2)A到B快 那一天吹东南风(风从东南方向吹来),A到B刚好顺风
(3)a (4)4.8OC-----5.4O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指向标和尼湖的位置可知,位于尼湖之南的古寺是①。
根据材料信息:该日盛行东南风,故从A—B为顺风,而从B—A为逆风。
(3)图示a支流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大,故河流落差大,而b支流等高线分布较稀疏,河流落差小。
(4)根据古寺的海拔100米,C山顶海拔900---1000米,故两地相对高度800—900米,故温差4.8°C—5.4°C。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人地关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