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在地理学习中,区域地图所包含的条种信息可以成为判断地理问题的依据。读下图,回答1-2题。

1.在图示区域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山脉?B.河流?C.交通线?D.民族分布
2.近年来,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旅游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距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较近?D.区域人口的文化素质高
参考答案:
1.A
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值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材料二: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

材料三: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材料一图中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较差的两个显著阶段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1996-2003年,其中后一个阶段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双项选择)。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农业科技投入加大
C.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
D.农业结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南是中部地区的一个产粮大省,试评价该省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956~1960;CD?
(2)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上升;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粮食需求量上升
(3)有利:夏季高温,光热充足,?雨热同期?不利: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大,旱涝等气候灾害频繁;春季低温冷害(寒潮);
(4)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优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南水北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比较,工程量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 _;
调水量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水质由优变劣依次是____________;现有条件由好到差依次是____________。
2.东线和中线主要解决我国____________地区缺水的问题;西线主要解决我国____________地区缺水的问题。
3.我国北方______ 季节缺水,长江______季节最适宜调水。
4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各自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线、中线、东线?东线、中线、西线?西线、中线、东线?东线、中线、西线
2.华北?西北
3.冬春?夏秋
4 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1、南水北调东线可利用原京杭大运河,工程量最小,而西线工程需要跨越巴彦喀拉山,工程量最大;调水量最大的是西线,中线调水量最小;水质最好的是西线;东线最差;现有条件最好为东线,西线最差。
2、东线和中线主要输水到华北地区。西线主要送水到西北地区。
3、受季风性气候影响,冬春少雨。长江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
4、水利工程建设是主要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甘肃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简述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
(2)河西走廊地区已经发展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
(3)简述甘肃省干湿度地区分布特点
参考答案:(1)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联系我国东部地区与新疆、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重要经贸通道,其中嘉峪关是重要的军事要塞;(2分)现在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兰新铁路线)经过此地.(2分)
(2)有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便利(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光照和热量充足,温差大。(任答3点3分)
不利:水源紧张,气候干燥,风沙危害(或沙化、盐碱化)严重。(任答2点2分)
(3)干湿度类型多样;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降水(湿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写出其中两点,给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启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工程,在田纳西干支流上建起54座水库、13座船闸,把水患连年、贫穷落后的田纳西河流域变成了一个环境优美、工农业发达的地区。
材料二:我国汉江成功地借鉴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经验,通过梯级渠化开发,建成集防洪、灌溉和发电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水利生态工程,打造了中国式的田纳西河工程。
材料三:图8.

(1)简析两河发展水电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2)我国汉江的开发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3)请对今后我国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4分)
参考答案:(1)流域内降水丰富,水量大;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2分)
(2)①调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②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③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4分)
(3)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和开发;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旅游业。(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区域地理的对比分析。(1)水电基地建设主要从河流落差大,河流水量大等方面分析。(2)汉江的开发与治理主要从洪涝的治理和水能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分析。(3)借鉴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