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7-31 16:49: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图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置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气候湿润,土壤贫瘠,山地约占全州总面积的71%。由于长期毁林开荒、陡坡种植、过度樵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立体农业治理水土流失:低热河谷地带种植早熟蔬菜,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树,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畜。 (1)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属于 ??流域,气候类型是??。 (2)该自治州发展粮食种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等。 (3)长期以来,该自治州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造成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有??(选择填空)。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种植牧草 D.不合理开垦
| (4)该自治州发展生态立体农业所遵循的原则是??,举例说出其具体措施及带来的好处。
参考答案:(1)南盘江(珠江)?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土壤贫瘠?山地面积大(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等) (3)水土流失? BD (4)因地制宜?低热河谷地带种植早熟蔬菜(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树、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畜),既获得经济效益,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南盘江和北盘江属于珠江流域,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2)影响粮食作物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等因素分析,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环境特征分析其不利因素。(3)云贵高原地区由于土层薄、地形起伏大、多暴雨且植被破坏严重,故水土流失严重(或石漠化严重)。云贵高原为湿润地区,故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过程中的植被破坏主要是不合理开垦和过度樵采等,与放牧关系不大。(4)农业生产的原则为因地制宜。立体农业的优点主要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以区域地图为背景,应注意区域定位,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如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回答35题。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线穿越了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A地形区的农作物主要有冬小麦、棉花等 C.B地形区的降水量南多北少 D.D地形区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澜沧江、印度河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浙江省地形图 材料二?图2为2013年7月28日的浙江省旱情分布图
 材料三? 2013年7月,我省经历了罕见的强规模酷热“烤”验。7月1日至28日,全省平均高温日数18天,比常年同期偏多8天。其中浙中北大部分地区23~27天(杭州城区25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0~17天;杭嘉湖、宁绍及金华等市的18个县(市、区)高温日数破或平历史同期最多记录。7月1日至2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3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73%。其中舟山市全市平均仅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97%;杭州市12毫米,为1951年以来最少。浙中北地区有15个县(市、区)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7个县(市、区)在5毫米以下,最少嵊泗0.5毫米,杭州城区4毫米。 (1)?结合材料一, 描述我省地形特征。(4分)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我省旱情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8分)
参考答案: (1)山地丘陵比重大,西部南部以丘陵为主,北部以平原为主,(或地形以丘陵为主,沿海和北部有狭长平原)(2分);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西南(南)高东北(北)低(2分);东部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岛屿(2分)(两点即可,共4分)) (2)分布广泛,旱情大体由南向北逐渐严重(2分),重旱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中部(或北部平原(浙江北部)和中部的盆地)(2分)。 原因:降水比往年少,尤其是浙北地区(2分);气温比同期高,持续时间长,蒸发旺盛(2分);农作物生长旺季,需水量大(2分);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需水量大(2分)。(原因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1)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处表示山顶,同心圆等高线条数越多表示相对高度越大,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峭,越稀疏表示坡度越平缓。从“浙江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有闭合等高线且等高线条数多而密的占图中面积大部分,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分布在浙江的北部,因此浙江地形南部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2)读图题三步骤: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先看图例: 为重旱, 为中旱, 为轻旱,为微旱,从图中可以看出,南部微旱面积大,北部重旱面积广,有南往北旱情越来越严重,重旱集中在中部及北部。干旱分布的原因应该考虑自然原因及人文原因,结合文字材料,不难得出:自然原因降水比往年少,气温比往年高;人文原因:农作物生长旺盛,经济发达,人口集中。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围绕“新疆交通”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阿克苏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古代“丝绸之路”与图中国道的走向基本吻合,阿克苏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分析其必然性。(6分) (2)据统计,新疆自治区航空客运占本区客运总量的比重在全国最高,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牧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在新疆天山地区,牧民们转场时,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长途跋涉,沿着世世代代踩踏出来的牧道,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目前,天山牧道已被列入新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阿克苏某山地转场线路示意图。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四季牧场,属于春季牧场是哪一处?近年来很多牧民在山麓地带定居放牧,与之比较,山地转场放牧的优缺点是什么?(8分)
参考答案: (1)山麓地带(或盆地边缘;沿河分布)水源充足;多聚落(绿洲)分布,便于生活物资补给;中部地势较平坦,易于通行(或北部为高大山地,南部为广阔沙漠,不便通行)。 (2)新疆地域辽阔,城市之间相距较远;新疆地处西北边陲,距我国其他省区较远;新疆沙漠、山地广布,陆路交通不发达(或航空运输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小)。 (3)乙优点:在不同季节均可获得较充足的牧草;有利于减轻草场资源的压力(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缺点:牧道崎岖,易受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影响,羊群与牧民生活用品转移量大,转场不便。
本题解析: (1)新疆处于我国西北内陆,水资源缺乏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新疆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并且山麓地带地势较平坦(新疆地形为“三山夹两盆”)。所以,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等等分布在山麓的绿洲区。 (2)新疆地域辽阔并且距我国其他省区较远,并且地形复杂,气候干燥,沙漠广布。而航空运输的优点是速度快且受地表条件限制少。? (3)转场放牧是新疆牧民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典型。冬春季节,山上寒冷,牧民在山下的牧场放牧;夏秋季节,山脚炎热,山上凉爽。牧民利用山腰的牧场进行放牧。这样做可以在不同季节利用不同的草场资源,既保护了草场资源,又保护了新疆脆弱的生态。但是牧道崎岖且山上多暴风雪等自然灾害,转场规模浩大,牧民劳动量非常大。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生态功能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三个生态功能区中水质较好的是哪一个?说出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甲生态功能区对乙生态功能区所起的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图中丙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甲,理由:甲区位于河流上游,远离城市;有湖泊调节。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稳定径流;提供优质水源;保护生态环境。 (3)沿河分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