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水资源短缺 B.水污染严重 C.水资源利用率低 D.地下水过量开采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干提示“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约1 000 mm”,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小题2】从图中数据可知,该地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但地表径流大部分直接入海,实际用水量很少,故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利用率低;该图没有水污染信息,也就不能判断水污染是否严重;地下水抽取量小于补给量,没有过量开采。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1998年夏季,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这次洪水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造成损失之大,都是历史上少见的。回答15~17题。
小题1:长江洪灾的形成? (? )
A.完全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B.人为因素是主导因素
C.地形是最主要的因素
D.气候是最主要的因素
小题2:长江流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灾,一般要具备下列条件中的? (? )
①上游与中游干支流水位同时进入汛期或汛期因延长而重叠?②长江中上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作用减弱?③因泥沙淤积或围湖造田造成干流排水不畅,湖泊调蓄能力减弱?④长江流域的面积扩大,流域降水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3: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措施和防治长江中下游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措施分别是? (? )
A.植树造林和加固长江大堤
B.植树造林和兴建三峡工程
C.修建水平梯田和加固长江大堤
D.加固长江大堤和植树造林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右表为我国三个地区甲、乙、丙三河各月流量资料(立方米/秒)。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依次为
A.西北、东北、南部沿海地区
B.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C.南部沿海、西北、东北地区
D.南部沿海、东北、西北地区
小题2:乙河1、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小
B.气温高,蒸发强
C.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
D.东南季风难以到达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表知,甲河流量最大,且流量最大的月份在6月,故甲河最可能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乙河流量最小,且1月、2月出现断流,则乙河最可能分布在西北地区;丙河流量较大,且有两次汛期,最可能分布在东北地区。
小题2:由表格数据可知,乙河乙河1、2月份断流,且全年径流量少,因此乙河位于西北地区,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冬季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河流出现断流。
点评:根据表格河流径流量判断河流所在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本题还可考查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汛期、河流的补给形式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属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有
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降雨属于开源;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属于节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区海水温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
(2)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渔场,它位于 和 (洋流)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 、 等。
(3)若①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 从这个角度上讲,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 。
(4)若两支船队乘帆船同时从A处出发远航至B处,甲队经洋流a前进,乙队经洋流b、c航行,先到达B点的船队是 ,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②>①>④>③(1分)
(2)纽芬兰(1分) 拉布拉多寒流 (1分)北大西洋暖流(1分)
北海道渔场 (1分) 北海渔场(1分)
(3)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了石油污染的范围 (1分) 国际合作(1分)
(4)乙队(1分),顺风顺水速度快(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地区分布规律可知,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所以①②两地海区海水温度大于③④海区;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所以②区水温大于①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东侧是暖流,西侧是寒流;所以④海区水温大于③海区;所以四海区海水温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②>①>④>③。
(2)由图可知③处附近海域位于北美洲东侧纽芬兰群岛附近,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知,该海区处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附近,饵料丰富,鱼类众多,形成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此外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
(3)根据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知,石油泄漏的污染物可以随着洋流扩散到其他海区,从而加快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石油污染的范围,所以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国际合作。
(4)根据图中纬度数值向北逐渐增加,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运动,结合题干中甲乙两队的航行方向可知,甲队与洋流运动方向相反,速度较慢;乙队顺风顺水,速度快。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