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下图反映了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为________微米。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这是
? 照片上判读各种地物的基础。例如,利用0.4——0.5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________与其他地物区分
? 开,利用0.5——0.6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与小麦、湿地区分开;利用0.7——0.9微米波段的照片
? 可以把________和________区分开。
参考答案:(1)0.4——0.76
(2)雪地;小麦;湿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理专题研究小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出的某地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层”,读图完成1-2题。

1.为了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最需要研究的叠加图层包括
[?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2.进行上述研究,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大批轰炸机、战斗机猛烈扑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用炸弹准确地将一座建筑物彻底摧毁,行动代号“斩首行动”;4月,一架B—1?B"枪骑兵”轰炸机临时接到任务,用炸弹摧毁了另一座建筑物。进行轰炸的目标都是一个人——萨达姆·侯赛因,他们所使用的炸弹都是一种联合攻击炸弹,这些炸弹之所以都能够精确打击目标,是因为它们都是通过卫星来实现定位。提供这种定位服务的是
A.RS
B.GPS
C.GIS
D.因特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定位和导航是GPS技术的主要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国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2.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区域之间具有相似性
D.各区域的特征差异较大
E.GIS技术
F.RS技术
G.GPS技术
H.“数字地球”技术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甲、乙、丙、丁四区域的划分依据是植被,为单一指标;边界具有过渡性,是虚的;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但彼此之间区域差异大。
2.监测获取植被生长状况是遥感的功能范围。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利用“3S”技术各自的功能特点选择相应的地理信息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回答问题
1.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2.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3.最适宜对乙地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直接监测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
E.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F.地势逐渐降低
G.含沙量显著增大
H.结冰期逐渐变短
I.地理信息系统
G.数字地球
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技术
参考答案:1. D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①②两区域的水质状况都为超V类水,即水质都较差,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①处为主要的灌溉农业区,其水质差应与灌溉农业的发展有关,而该地区气候较干旱,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②处河段附近有钢铁工业城市—包头,为内蒙古主要的工业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会污染河水。故水质较差主要是由于工业污染。
2.结合图示从③河段到②河段流经主要的灌溉农业区,故水量逐渐减少,A错误;河流总是自高处向低处流,B正确;该区域为黄河上游,含沙量较小,C错误;由于河流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故结冰期变长,D错误。
3.监测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可利用遥感的影像资料获得。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河流特征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判断分析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解答时需结合具体区域来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