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二)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 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的夏季 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 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是塔里木盆地,处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选择C项。
小题2: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流量与温度呈正相关性,夏季流量大,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选择B项。
小题3:该地是塔里木盆地,处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水循环类型多属于陆地内循环。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林区、非林区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特征,说明了我国( )
A.地形复杂,地势起伏比较大
B.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大
C.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明显
D.夏季风各年的强弱差异明显
小题2:若森林大面积遭到破坏,则( )
A.年降水量增加
B.降水量年际变化增大
C.蒸腾作用增强
D.降水后下渗作用增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该题借助我国林区、非林区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考查我国降水年际变化成因,森林对水循环的影响。
小题1: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来自于夏季的东南季风,其降水特征为:年际变化大,这与夏季风的强弱不同有关。D项正确。
小题2:图中林区的降水最高1000mm,最低800mm,变化幅度200 mm;非林区降水最高950mm,最低710mm,变化幅度240 mm;非林区的降水量年际变化大。若森林遭到破坏,年降水量减少,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增大,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后下渗作用减弱。故B项正确。
1、影响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因素。2、森林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点评:
该题考查了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中国季风气候年际降水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林区和非林区降水量的图形分析降水量和降水量年际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回答小题
小题1: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
A.大气降水
B.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决堤
小题2:“一日一峰”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A.气候大陆性强
B.降水变率大
C.冰雪融化快
D.自然灾害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故判断可能是受气温影响,而形成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注意若为冰川融水补给,则7、8月补给量最大,洪水应发生于7、8月。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受气温影响,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大,则应与该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昼夜温差大相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水源补给和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特征,并结合河流的主要水源补给及不同的补给类型形成的河流流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分析即可。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中国区域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