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六)
2017-07-31 18:03: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6分)
 (1)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其原因是受______的影响。(2分) (2)有关图示河流的描述,可信的是_____(多选,填正确选项字母)。(2分) A.河上有时漂浮着直径二、三米的大圆叶 B.含沙量很大 C.发源于西部高大山系,流经平原地区 D.流量季节变化大
| E.其河口海域变成了“淡水海”? F.流域降水量少 (3)该流域当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中,约50%来自本地蒸发和蒸腾,另外50%的水汽来自_______(海洋名称)。(2分) (4)近年来,该流域平原某些地区的降水量减少(约减少20%),其主要原因是?(2分)降水量虽然减少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主要原因是?(4分) (5)若本区植被遭到破坏,对全球环境将产生哪些影响?(4分)
参考答案:(16分) (1)寒流(洋流或秘鲁寒流)(2分) (2)ACE(有错误选项得0分,只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及全对得2分) (3)大西洋(2分)? (4)热带雨林遭破坏,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空气中水汽量减少,降水减少(2分)? 森林被破坏,下渗的雨水减少,河流水量增加(2分),森林破坏,地表水汇流速度加快,从而大量汇入河流(增大地表径流),洪水增加(2分)。? (5)全球气候失调(或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任答二点,得4分)
本题解析: 第(1)题,企鹅生存环境以及分析形成适宜企鹅生存环境的影响因素。世界上约有20种企鹅,全部分布在南半球,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北至非洲南端、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大陆沿岸和某些岛屿上,如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秘鲁等国都有分布。南极企鹅生活在南极洲冰天雪地,适应于冷水环境。科隆群岛地处赤道附近,却栖息有南极企鹅,说明当地水温较低,其影响因素只能是秘鲁寒流。 第(2)题,亚马孙河的概况。亚马孙河发源于西部安第斯山,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流经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流量季节变化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其河口海域因入海径流量大变成了“淡水海”。流域内分布着世界最大的一片热带雨林。故可选出A、C、E。 第(3)题,该流域当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中,约50%来自本地蒸发和蒸腾,另外50%的水汽来自大西洋。因为流域位置纬度低,在信风带控制下,盛行偏东风,因此流域当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来自大西洋。 第(4)题,由于热带雨林遭破坏,植物蒸腾作用减弱,导致空气中水汽量减少,降水减少;又因为森林被破坏,下渗的雨水减少,河流水量增加,地表水汇流速度加快,地表径流增大,洪水增加。 第(5)题,本题考查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球气候失调(或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地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淮河流域图 (1)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____________海;一条是向南借道____________(河流),再流入海洋。 (2)简要分析淮河易产生洪涝的自然原因。 (3)为了减轻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我们应在下游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参考答案:(1)黄?长江 (2)降水集中,多暴雨;中上游支流多,流量大;下游无天然入海河道,排水不畅。(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3)开挖新的入海河道。(若学生从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泄洪区等方面回答,只能得一半分)
本题解析:淮河自古就是中国的一大多灾害的河流,两岸人民深受其苦,解放后多次治理,仍由于淮河没有自然入海河道而排水不畅;同时该区域多暴雨,上游支流多,来水量大;另外淮河流经区域地势低平等原因,使其多发洪涝。为了减轻洪涝灾害,当务之急在下游应开挖新的人工入海河道,使其雨季流水更顺畅。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东北地区沼泽主要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北地区沼泽分布面积自北向南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小)。试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江平原为什么有大面积的沼泽集中分布?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气候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地势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质、土层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保护沼泽这种湿地?试说出沼泽的两方面生态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有没有一些产业部门,既能利用沼泽资源使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利益,又能保护沼泽生态功能不至于丧失?试分析并提出这些产业部门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减少;北部降水丰富,气温偏低,蒸发量小,冷湿的环境使其沼泽广布。南部气温偏高,春季干旱明显,地表积水难以保存。 (2)冷湿特点突出;地势低洼且平坦;有季节性冻土以及多年冻土层分布,使地表水下渗缓慢,排水不良,形成草甸或沼泽 (3)调节气候(如同湖泊、水库);为水生动物提供生长、生存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4)用芦苇造纸(并治理造纸厂的废弃物),发展湿地养殖业,利用湿地的特殊生物物种发展生物制药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洪湖湿地生物种群资料,回答问题。
洪湖湿地生物种群变化
| 代表生物种群
| 20世纪? 20世纪? 20世纪
| 6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 水生植物
| 种类
| 35科92种? 20科68种
| 生物量(g·m2)
| 3275? 4423
| 水禽多样性指数
| 1.539?1.265? 0.755
| 小题1:造成湿地环境生物种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物种群数量自然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围垦湿地,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D.生物迁移
|
小题2:湖泊、河流、沼泽等湿地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A.蓄水池,有利于调节气候
B.提供多样性的水生生物
C.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D.吸烟滞尘,净化陆地环境
小题3: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的途径是?(?)
A.开发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B.退耕还湿,发展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
C.禁止开垦,保持天然湿地
D.植树造林,在湿地区域增加生物种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材料反映该地区湿地的生物物种减少,故判断为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了湿地面积缩小,影响生物多样性。
小题2:河流、湖泊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水资源,并能调节局部小气候。
小题3: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应把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既开发湿地的经济效益,也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故B项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和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能源问题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问题,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 中国能源构成图
材料二:我国已把风能开发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河北省、上海、福建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重点开发地区。
(1)分析中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图和中国能源构成图以及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我国重点开发风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 “三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及评价河北省、上海、福建省等风能重点开发地区的开发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②我国能源短缺,开发风能保证能源安全;③中国风能资源丰富④风能无污染、可再生。
(2)三北地区:①靠近冬季风源地? ②地势平坦,摩擦力小;
河北省、上海、福建省等地区风能开发条件:①面海,摩擦力小;多台风,风能资源丰富;②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③资金充足,技术发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