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二)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汛期长 C.属季节性河流 D.水能资源丰富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城市最低气温在0°C以下,降水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东北平原一月平均气温低于-8 ℃,判断位于华北平原。
小题2: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在7~8月,冬半年降水少,所以该地区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由于该地雨季较短,故河流的汛期也较短;外流河一般不是季节性河流;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水能资源不丰富。
小题3:黄河在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致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所以“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俗话,是指的黄河的含沙量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强,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气温、降水分布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气候类型和分布区域;结合气候、降水特征判断河流的水文特征,对于此类基础性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高黎贡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图为高黎贡山脉南段两侧部分区域略图,本区域山地冰川的雪线海拔高度在4 800 m左右,以及中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
【小题1】密支那的自然带类型与主要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海拔高度低;②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③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④地处山地迎风坡
A.热带季雨林带,①③④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③④
C.热带季雨林带,①②③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②④
【小题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怒江河谷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图中高黎贡山,考察其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排列正确的是( )
①常绿阔叶林;②针阔叶混交林;③干暖灌丛;④针叶林;⑤高山草甸;⑥高山冰雪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密支那位于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控制区,其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位于高黎贡等山脉以西,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位于伊洛瓦底江沿岸,海拔低,热量充足;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故A正确。
【小题2】读保山气候图可知Q点附近地区热量充足,水分不足,植被带为干暖灌丛,由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随海拔升高,热量水分发生变化,自然逐渐由常绿阔叶林变为针阔混交林至针叶林,故C正确。
考点: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分布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是 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 。
(2)填出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A ,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该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D点盛行 风。在图中用箭头画出C、D两处的风向。
(4)D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1 (1分) 亚欧大陆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2分)
(2)亚洲高压 (1分);副极地低气压带(1分)
(3)西北(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 东北(1分); 画图略(2分)
(4)西南季风(1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分)
本题解析:
(1)亚欧大陆出现高压中心,海洋上为低压,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1月份)。
(2)A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使其保留在海洋上。
(3)冬季,东亚盛行西北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南亚盛行东北风。画图略。
(4)南亚夏季盛行西南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
考点:主要考查了季风。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及其成因。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
[? ]
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
B、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
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北纬52°某地附近的相关等值线图(三幅图中的A、B点表示同一地点)。完成各题。
【小题1】该地区最高点的海拔大致范围在:
A.1500 m~1800 m
B.1200 m~1500 m
C.900 m~1200 m
D.1800 m~2100 m
【小题2】从图中B的情况看,B点具有较明显的:
A.热岛效应
B.焚风效应
C.集聚效应
D.雨岛效应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该地区最高点位于第一幅图中,海拔大致范围在1500 m~1800 m。答案选A。
【小题2】北纬52°某地总体位于盛行西风带内,B点的位置位于山顶的东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具有明显的焚风效应。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示意图及焚风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地关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