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7-31 18:40: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大 中 小 】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下图为东亚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甲地气压值为_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示季节,乙地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乙丙两地风力更大的是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未来48小时内,丙地将经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据图,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6分)
 (5)当日丁地出现了严重的沙尘天气。据图,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参考答案:(15分)(1)995<P<1000(2分)
 (2)温和少雨(1分)
 (3)乙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分)
 (4)此时,丙地受暖气团控制(1分),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1分);
 当受锋面(冷锋)影响时(1分),气温降低,出现大风,雨雪天气(1分);
 锋面过后,丙地受冷气团控制(1分),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1分)。
 (5)距沙源地近;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有大风(3分)【后两点简单写晴朗、大风,而没有对等压线的分析建议不给分】
 
 本题解析:(1)由图可知等压线之间差值为5HPa,而甲处闭合的等压线上出现了锋面,故甲为低压中心,由此可知甲外围相邻的等压线值为1000,故甲气压值为(995,1000)。
 (2)图中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故为北半球的冬季,而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冬季应为温和少雨。
 (3)风力大小与等压线疏密有关,由图可知乙地比丙地等压线更密集,故乙地风力更大。
 (4)由图可知丙地此时位于冷锋锋前,故未来48小时内,其天气变化过程应是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5)沙尘天气形成的原因要从沙源、风力、降水、地表植被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来答题。
 考点:等压线的判读,季节的判断,天气变化过程的描述及沙尘天气原因的考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沙尘暴形成的条件。北方沙尘暴的爆发需要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冬春季节冷锋天气系统引起出现大风天气。冬春季节地表植被稀少,土地裸露,提供了大量的沙尘。强风、沙源、不稳定的天气是沙尘暴形成的必备条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只出现在晚上
 B.①为长波辐射,②为短波辐射
 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③
 D.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②
 
 | 
【小题2】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①③大小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④大小有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③是大气逆辐射,昼夜都出现,A错。①是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B错。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①,C错。②是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D对。
【小题2】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是因为海拔高,与①大小无关,A错。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是因为云雾多,与②大小无关,B错。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结合前面分析,与①③大小有关,C对。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与④大小无关,D错。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不同区域热力状况差异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 °E、40 °N)、乙(120 °E、45 °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1-2 题。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
A、A
B、B
C、C
D、D
2.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中甲地未来几天经历的天气变化。? (6分)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8分)
 
	参考答案:
(1)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变大,经历阴天后天气转晴,风沙天气出现。(6分)
(2)沙尘暴(风沙天气);春季气温回升快,表土解冻,地表干燥;表土疏松,低压经过,上升气流,产生扬尘;北风风力大,形成沙尘暴。(8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知,甲地未来几天受冷锋的影响,其天气变化是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变大;受锋面影响时,出现阴雨天气,过后受冷气团的影响,天气转晴,因春季气候干燥,所以出现风沙天气。
(2)因4月6日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表土解冻,表土疏松;又因多大风和上升气流,所以形成的气象灾害是扬尘和沙尘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