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图为中原城市群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城市说法正确的是2.下列关于中原城市群建设意义的不正确说法是3.下列不属于中原城市群建设自然原因的是
1.关于图中城市说法正确的是2.下列关于中原城市群建设意义的不正确说法是3.下列不属于中原城市群建设自然原因的是
A.洛阳提供的服务种类比开封多
B.许昌的服务范围包含了漯河的服务范围
C.新乡和焦作的城市等级不同
D.郑州的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
E.推动河南省城市化建设
F.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G.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H.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I.地形较平坦,土地集中连片
G.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
土层深厚且肥沃
黄河等河流为其提供水源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图中洛阳、开封、许昌和漯河的城市等级相同,所以提供的服务种类相同。郑州为省会城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覆盖全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中原城市群建设可以推动河南省城市化建设,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土层深厚且肥沃指的是我国东北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E.兴建污水处理厂
F.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
G.加强道路建设
H.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城市化和水库对洪涝的影响,根据曲线的洪峰位置判断:①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②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③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④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故选A项。
2.城市内涝往往是排水系统不完善,所以防治城市内涝,从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利用城市化和水库对河流径流量的不同影响分析径流过程线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截止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70亿。右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读图回答问题。
 1.c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2.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3.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1.c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2.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3.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A.主要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
B.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C.由于战争和灾害,人口死亡率上升
D.人口大量迁出c大洲
E.a
F.b
G.c
H.f
I.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
G.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女性比例小,人口出生率低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
1.c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最大,是发展中国家众多的亚洲,由于部分亚洲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故人口的增长速度减慢、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
2.对比1980和2010年各大洲人口的比重可知,a大洲的人口战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几乎翻了一番,是六个大洲中人口增长最快的。
3.e大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也较大,应为欧洲;该大洲由于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不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完成问题。
 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2.下列关于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所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3.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迁移
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2.下列关于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所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3.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迁移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E.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F.增加了人口出生率
G.加强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H.调整了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I.频率越来越小
G.范围越来越小
规模越来越大
距离越来越近
 
	参考答案:1. D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
1.图示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2.人口迁移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及文化的交流等,故B项不符合。
3.交通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迁移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问题。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2.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2.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养老制度的健全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E.出生率
F.死亡率
G.自然增长率
H.生育率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由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即从“高—高—低”模式,转变为“高—低—高”模式。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