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6分)环渤海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发达,该区域协同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
材料一:渤海沿岸区域图

材料二:赤潮是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下图为2013年我国海域赤潮灾害统计图。

材料三:部分环渤海沿岸经济区重点产业

(1)渤海被_______半岛和_______半岛包围,属于我国的内海。(4分)
(2)2013年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的是______海;受灾面积最广的是______海。分析渤海赤潮灾害严重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分析环渤海地区实施经济协同持续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4分)
(4)2014年8月,连接大连至烟台的渤海海底隧道规划方案公布,分析该隧道修建对环渤海区域发展的意义。(8分)
 
	参考答案:
(1)山东 辽东(4分)
(2)东 渤(4分)
海域较封闭,与外海水体交换少;海域浅,净化能力弱;周边地区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海域过度捕捞,破坏生态链;河水汇入量减少。(每点2分,满分6分)
(3)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差;重工业比重大,资源、环境压力大;港口等设施重复建设,区内竞争大。(每点2分,满分4分)
(4)改善区域交通;加强区域间联系;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加大基建投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建材、机械等相关产业发展;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大气质量。(每点2分,满分8分)
	本题解析:
(1)渤海是我国内海,地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
(2)由资料可以看出:2013年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的是东海;受灾面积最广的是渤海。
渤海是内海,海域较封闭,与外海水体交换少;海域浅,净化能力弱;环渤海周边地区城市密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污水排入量大;海域过度捕捞,破坏生态链,海洋自净能力下降;环渤海周边地区城市密集、工业发达,人口众多,用水量大,截用河水多,汇入海洋量减少。
(3)环渤海地区各个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差,竞争压力大;当地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重工业比重大,污染重,资源、环境压力大;港口等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4)渤海海底隧道连接大连至烟台,有利于改善环渤海地区的区域交通;加强华北、华东与东北的区域间联系;提高了海峡两岸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隧道建设加大了基建投入,创造就业机会;隧道建设带动建材、机械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运输距离缩短,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大气质量。
考点:主要考查环渤海地理的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某区域水系分布及该区域K 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材料二 下表为R河径流量季节分配表。(表二)
季节
  | 冬季 (12月一次年2月)
  | 春季 (3月—6月)
  | 夏季 (7月—8月)
  | 秋季 (9月一ll月)
  | 
占全年径流 量的比重
  | 6%
  | 51%
  | 22%
  | 21%
  |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
(2)图甲中R河西岸沼泽广布,试分析其成因。(4分)
(3)R河是流经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五长河,但其航运价值很低。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该河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分析其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7分) 
	参考答案:
(1)该区域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为主(1分);地势东高西低(1分);东部以高原为主,西部为平原(1分),多沼泽分布(1分)。
(2)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1分);地势低洼,易积水(1分);地下冻土广布,下渗困难(1分);R河结冰期长,且自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多凌汛现象发生,造成R河沿岸地区河水常泛滥(1分)
(3)补给形式:积极性积雪融水补给(1分)。原因: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结冰期长(2分);R河自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有凌汛现象,不利于航行(2分);流域内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运量小,河流航运价值不大(2分)。
	本题解析:
(1)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和地势两方面来简述。根据等高线及河流流向可分析该区域地形特征。
(2)沼泽广布主要从地表为什么积水来分析,从水的来源、蒸发、下渗、地势、径流等方面回答。该区域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洼,易积水;地下冻土广布,下渗困难;R河结冰期长,且自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多凌汛现象发生,造成R河沿岸地区河水常泛滥。
(3)从材料一,可以看出R河流域降水量并不多,但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冬季多积雪,材料二中R河径流量春季所占比例最大,所以补给形式应为积极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的航运价值从水文、水系特征和流域内资源、经济状况来分析,前者影响通航能力,后者决定需求。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等高线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D在E的      方向,F点的海拔高度是       米。
(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    米。
(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0 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峰E的温度不会高于   ºC。
(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用于筑坝修水库,你认为在何处较合理?
理由是                   。
 
	参考答案: 
(1)正南 900  (2)800 (3)26.6℃ 
(4)A  ①A处峡谷以上的盆地比B处淹没损失少,没有较大城市等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即可判断方位;图中的等高距为200米,再结合等高线变化规律,可判断F处海拔为900米。
(2)C悬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根据(n-1)200<h<(n+1)200公式可知相对高度范围是:大于或等于400米、但小于800米,即最高不会超过800米;
(3)山峰E的海拔高度介于1300至1500米之间,而城市高度为400米,则高差介于900至1100米之间,即温度差介于5.4~6.6℃之间;则当城市气温为32℃时,山峰E气温不会高于26.6℃;
(4)B处若修建水库,就会把城市和铁路淹没,经济上损失太大而不适宜在此建。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等高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世界气温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气温最高的地点在赤道
B.世界气温最低值出现在青藏高原
C.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温度高
D.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