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A.长江-淮河段 B.淮河-黄河段 C.淮河-海河段 D.黄河-海河段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华北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实施南水北调,可以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①对。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但南方降水多,水资源充足,不是需求少,②错。华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径流量分布不均,变化大,不是变率小,③错。南方降水多,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④对。所以C对。A、B、D错。
小题2:南水北调线路中,最高处是黄河,黄河以北河段可实现自流供水,D对。黄河以南河段都需要梯级抽水,A、B、C错。
小题3:大幅度降低水价,不利于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南水北调的受水区,应先节水,后输水,A错。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等问题,地下水体的更新慢,应注意保护,有了南水北调工程,淄博应减少抽取地下水,B对。大力发展制革业,会增大耗水量,也加重水污染,加重了地区的缺水程度,C错。我国的调水原则是受水区要先节水,受输水,滴灌、喷灌设施是节水的措施,不可减少,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部差异以从东向西的水分的变化为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2009年1月6日,中国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在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读目前我国已建和正在建设中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图,回答1~2题。
1、特高压输电工程属于
[? ]
A、西电东送
B、北煤南送
C、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D、西气东输
2、下列有关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的线路跨越九省一市,其中有6个省区隶属我国的中部经济地带②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效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③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状况,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④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⑤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东部地区能源少的状况⑥水火并济,调整了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中国两个湿地分布如图5所示。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大牧区之一——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高原,平均海拔约3500米。
材料二:2011年入冬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鄱阳湖水位创60年历史新低,环湖城市供水受影响。鄱阳湖的位置示意如图6
(1)、根据材料一,分别解释图5中A和B沼泽地的成因(4分)
(2)、根据材料二简析鄱阳湖水位创历史新低的原因(4分)
(3)、湿地面积的减少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哪些不利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三江平原,纬度高,气候寒冷,地势低平;若尔盖海拔高,气候寒冷,地势平坦
(2)冬半年雨带退出大陆,长江流域处于枯水期,湖区水位下降;全球变暖导致湖区水蒸发量增大;三峡大坝的建成拦蓄上游来水,使下游水量减少; 围湖造田使湖区面积萎缩;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湖区周围的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
(3)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湿地。
(1)A处为三江平原,该处沼泽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纬度高,蒸发弱,地势地平,排水不畅而形成。而若尔盖湿地主要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蒸发弱;且地下冻土广布,地势平坦,排水不畅等原因影响的。
(2)影响湖泊水量的因素主要从来水(气候、河流)、蓄水量(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及用水量(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分析。
(3)考查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调节气候、调节河流径流量、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等。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是中国主要的苹果产区。苹果春华秋实,花期、生长期、产量和质量都受气候影响较大。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期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高产和糖分积累。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略图
(1)据统计,青岛发生寒潮的年均次数少于A地,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2)从气候条件的角度简要分析烟台苹果单产和质量远胜于A地的原因。(6分)
(3)简要分析图示区域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6分)
参考答案:(1)青岛西北的低山丘陵阻挡了北方的强冷空气,加之地处沿海,纬度较低,削弱了强冷空气的影响,寒潮次数少(2分);A地北侧为平原,有利于强冷空气侵入;东南为低山丘陵,有利于强冷空气滞留,加剧了强冷空气的影响;寒潮次数多(2分)
(2)与A相比,烟台的气候受海洋影响更加明显(2分),春季升温慢,春季受气象灾害的危害少(春旱少)(或春季升温慢,苹果开花晚,避开了春寒等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2分);秋季降温慢,霜期迟,苹果生长期长,利于苹果的高产和糖分积累(2分);
(3)西北:以冲积平原为主,水土条件优越,可以发展种植业(2分);东南低山丘陵地区:可以发展林果业(2分);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海洋渔业(2分);
本题解析:(1)本题影响寒潮的因素从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2)气象条件从海陆位置影响气候、纬度影响气候、气象灾害影响等方面分析。(3)因地制宜发展:平原发展耕作业、低山丘陵发展林果、沿海发展渔业。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工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