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A.电子工业 B.生物制药 C.金融、物流 D.花卉、园艺业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阅读能力。通过图表分析,该地生产总值提高,所以产业结构的比重不变或略微降低,不能促使生产总值的降低。该地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迅速,已称为该区域的主要产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产业类型。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金融、物流属于第三产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该区域经济发展,应加强区域合作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和引进人口提高科科技水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如图所示,从A地向B地发生了(?)
A.产业升级
B.资源调配
C.信息传递
D.产业转移
小题2:假如A、B两地均位于我国,则(?)
A.A地位于东部沿海,B地位于西部内陆? B.A地位于东部沿海,B地位于中部地区
C.A地位于西部内陆,B地位于东部内陆? D.A地位于中部地区,B地位于西部內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上不难看出在同一时期的同一产业在不同地区存在区位上的相对的优、劣势之分,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势必指导工业企业向区位优势相对较好的地区转移进而表现出明显的产业转移趋势。故选D
小题2:在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初期,东部海地区凭借政策及沿海的地理位置的区位优势,在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劳动力密集型等加工制造业产业区位优势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东部地区因为其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缺乏,其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了其区位优势,而中西部地区的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其区位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故选B
点评:本组题考查考生对产业转移及其原因的理解,试题的综合较强,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省区中,兼跨四种类型干湿地区,其中不正确的是:
A.陕西
B.西藏
C.内蒙古
D.新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如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假如图示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阶段1时期,其自然特征不正确的是
A.沼泽广布
B.地势平坦
C.水热充足
D.土质疏松
小题2:关于该地区1阶段到3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②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3:影响该地区3阶段到4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政策? ②交通运输? ③劳动力? ④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我国的区域分析。
小题1: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开发的早期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小题2:图示地区由1阶段到3阶段开发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森林越来越少,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该地区的总人口在增加,出现 了城市化现象。
小题3:该地区3阶段到4阶段农业结构由种植粮食向种植花卉和绿化树转变,这明显是农业产业的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人地关系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