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A.2012年12月14日0:30 B.2012年12月12日8:30 C.2012年12月13日0:30 D.2012年12月13日8:30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地月系指的是地球与月球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并不包括图塔蒂斯小行星。小行星距地球仅700万千米,仍然属于太阳系,当然也属于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和总星系。只有A符合题目要求。
小题2:国际标准时间指0时区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位于北京西部,相隔8个时区,根据东加西减规律,用北京时间减去8个小时即是国际标准时间,答案是D。
小题3:生命物质的存在需要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和液态水,与地球相比,月球质量较小,其自身引力不足于吸引一定数量的大气供生物呼吸,所以答案是C。其它三个选项所述情况月球与地球类似。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纬度范围内不可能有极昼现象的是?
A.66°34′N —90°N
B.66°34′S —77.5°S
C.66°34′S —70°S
D.55°34′N —66°34′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出现极昼范围从极圈到极点。低于极圈纬度的范围不可能出现极昼现象。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多选题 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2.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PM为昏线,PN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点7/8
C.此时北京时间17时
D.此图为南半球俯视图
E.①<③
F.②>③
G.②=③
H.①>②
参考答案:1. BC
2. BD
本题解析:本题较为正确的图形应为:
1.根据图中的经度排列顺序,东经度向东增大,西经度向西增大,所以顺时针方向表示向西,地球自转方向为向东,为逆时针,所以该图极点为北极点。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太阳高度大于0°的地方为昼半球,所以PM为晨线,PN为昏线,A错误;根据图指示,45°W地方时为6:00,则180°地方时为21:00,所以新的一天的范围是21/24,为7/8,B正确;此时北京时间为17:00,正确;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2.①为等太阳高度的中心,太阳高度为90°,是直射点,所以①太阳高度最大;①地地方时为12:00,①②位于同一经线,所以②也为正午,②③位于同一纬度,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所以②太阳高度大于③。所以三者的关系是①>②>③。所以选择B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局部区域经纬网图, 图中 a 、 b 、c 、 d 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经纬线的长度分布特征,四地跨经纬度度数相同,故经线长度相等,而纬度越高,纬线长越短,故图示d区域所在纬度越高,其纬线上的实际距离越短,则实际面积最小。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低,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只要掌握经线、纬线长度的分布规律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节气中,北京白昼最长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昼夜长短状况看直射点的位置,北京白昼最长即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的夏至日。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规律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城市与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