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世界人口膨胀的时期在
[?]
A.近100多年来
B.1775年~1990年
C.1750年~1900年
D.1800年~1999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下表为我国东部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甲为该市工业区规划图。
风向
| 北
| 东北偏北
| 东北
| 东北偏东
| 东
| 东南偏东
| 东南
| 东南偏南
|
频率(天)
| 32
| 28
| 20
| 20
| 20
| 16
| 12
| 12
|
风向
| 南
| 西南偏南
| 西南
| 西南偏西
| 西
| 西北偏西
| 西北
| 西北偏北
|
频率(天)
| 24
| 44
| 16
| 4
| 4
| 8
| 36
| 49
|

(1)根据表中所给资料在乙图中绘制该城市的风向玫瑰图。
(2)该城市一年中的最大风频的风向是?,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甲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地工业布局不合理的有那些?请说明其不合理的理由。
参考答案:(1)如右图所示

(2)西北偏北(答西北或偏北均可)冬季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冬季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北风。
(3)印染厂不合理?位于城市河流的中、上游,有水污染。化工厂不合理?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方向,有空气污染;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有水污染。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转绘能力,又考查信息的判断能力。(1)可结合表中风向频率,在右图中用折线表示;(2)从风向玫瑰图中可解读,最大风频的风向为西北风,结合亚洲东部季风气候的成因分析。(3)从工厂分布来看,印染厂污染水源,化工厂污染空气和水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表为南京市1990年以来部分年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数据,读表回答1-2题。

注:抚养比是指非劳动适龄人口数之比。
1.南京市自1990年至2007年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升高
C.人口出生率上升,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
D.人口增长较快,有较多人口迁入
2.下列关于南京市人口抚养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0—14岁的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
B.60岁以上的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
C.2007年0—14岁的人口抚养比低于60岁以上的
D.人口抚养比与人口的性别构成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 ]
A.农业文明时期
B.产业革命后
C.第二次大战后
D.原始社会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4分)读局部河流和植被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简析L和S沿线植被变化差异及原因。(12分)
(2)描述该区域东北部河流的流向,分析影响流向的原因。(4分)
(3)概括该地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 (12 分 )L 沿线以高寒草原为主,植被单一;( 2 分) L 线地处高原,地形平坦,气候高寒、单一,植被变化少;( 2 分) S 沿线植被由温带草原逐渐过渡至常绿阔叶林,变化复杂。( 2 分)S 线地处湿热河谷向高原过渡地区(2分)),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东南部热量充沛, 植被变化复杂。( 2分)?
(2)(4分)东北部以西北 — 东南走向为主。( 2 分)原 因:流向受地形影响,东北部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呈西北 — 东南走向,(2分))河流沿山麓发育成西北 — 东南向。
( 3)( 8 分)沿河谷分布、成条带状,(2分)但数量较少。( 2分)原因:河谷地区地热较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 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于人口和城市分布(2分),;但地形起伏显著、气候高寒,总体不利于人口和城市大量分布。( 2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植被变化主要考查气候变化,学生关键抓住气候的影响因素——地形,海陆位置、纬度等,图中地处内陆,纬度相差不大,但是L地形平坦,水热变化小,植被基本不变化,以寒带草原为主;图中S植被变化大,由东南向西北变化依次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寒带草原——地处横断山脉,地势起伏大,同时东南受来自印度洋水汽影响,在地形抬升作用下,降水大,向西北方向递减。
(2)河流流向关键判断地形和地势变化。看图分析,该区东北部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本区为青藏高原,印度洋和亚欧板块交界处,相互挤压,形成大量的西北—东南山脉(如唐古拉山)。
(3)读图分析:城市沿河流分布,成带状分布——河谷地带,地形平坦狭长;同时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低平,热量较高原面多;近河流,灌溉水源便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