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长三角地区某城市人口密度、土地价格、交通通达度、夏季平均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四条曲线中,表示夏季平均气温变化的是2.b曲线在距市中心2千米附近出现高值的原因最可能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E.距城市中心最近
F.市内两条交通干线交汇处
G.交通通达度最好
H.该处入口最稠密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长三角地区夏季气温高,符合的是A项。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是地租水平,在该地出现次高值,是由于交通因素的影响。选择B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从城市等级看,服务功能差异最大的一组是
A.新郑? 新密
B.上海? 北京
C.成都? 长春
D.唐山? 广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郑和新密属于县级市;上海和北京属于直辖市;成都和长春属于省会城市;唐山属于地级市,广州属于省会城市。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等级及服务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等级及服务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目前世界上的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代表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较快,其中,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为非洲。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完成问题。
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2.下列关于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所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3.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迁移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E.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F.增加了人口出生率
G.加强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H.调整了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I.频率越来越小
G.范围越来越小
规模越来越大
距离越来越近
参考答案:1. D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
1.图示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2.人口迁移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及文化的交流等,故B项不符合。
3.交通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迁移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结合图中信息,回答。
1.我国各省份中,属于人口负增长的省份是2.关于人口高速增长省份的叙述正确是
A.川、陕、藏
B.云、贵、川
C.鄂、豫、皖
D.贵、蜀、渝
E.常住人口指有居住地户籍的人口
F.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G.人口增长增大了就业压力
H.增长完全由于机械增长造成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结合图例,可读处图中人口负增长的省区包括安徽、湖北、重庆、贵州、四川、陕西,故D项正确。A选项中,西藏人口呈高速增长状态,B选项中,云南省人口呈中速增长状态,C项中,河南省人口呈低速增长状态。
2.读图人口高速增长的省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和边疆地区,故B项错误;其人口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迁入但也有当地的人口自然增长,故D项错误;大量人口的迁入即给当地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促进了其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但也给当地的就业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故C项正确。常住人口是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符合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口登记为常住人口:
(一)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并已在本乡、镇、街道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的人。
(二)已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常住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以外的人。
(三)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但已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
(四)调查时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常住户口待定的人。
(五)原住本乡、镇、街道,调查时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暂无常住户口的人。故A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我国人口数量和空间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另外学生还需明确:我国人口高速增长的省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因大量人口迁入故人口增长快,大量人口迁入即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也给迁入地的社会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