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3)安第斯山脉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的 (生长/消亡)边界上。(3分) 参考答案:(10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地貌示意图,据图回答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平岩层Ⅱ最厚的地方位于西南地区,厚度接近 150 米,比岩层Ⅰ厚;坡度缓的地方水平岩层出露宽度大,坡度陡的地方水平岩 层出露宽度小;水平岩层Ⅰ在各处的海拔相差不大,且位于水平岩层 Ⅱ的下部,形成时间早于水平岩层Ⅱ。 故 B 项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 该区域呈西、南、东三面高,北部开口的“马蹄形”分布;甲、乙之间 有山脊,故从甲地观测不到乙地;丙地海拔大于 250 米,小于 300 米, 甲地海拔大于 300 米,小于 350 米,丙地海拔低于甲地;该地地势起伏 明显,适宜发展“立体农业”,获取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故 D 项正确。
考点:岩层新老关系。地形地势与农业生产。
点评:判定岩层的新老要发挥想象力。掌握等高线的判读技巧,要根据地形地势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分析完成问题。
1.1代表的地壳物质是2.2代表的地壳物质是3.如果3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3的箭头b代表的是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
E.岩浆岩
F.沉积岩
G.变质岩
H.岩浆
I.上升冷却凝固
G.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参考答案:1. D
2. A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图,三个箭头指向的是1,为岩浆。正确答案选D。
2.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图,一个箭头指向的是2,为岩浆岩。正确答案选A。
3.根据地壳物质循环图,二个箭头指向的是沉积岩或变质岩。如果3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3的箭头b代表的是外力作用。正确答案选B。
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示意经历一次洪水过程(分前、中、后三期)的某河谷剖面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谷是
A.背斜成谷
B.向斜成谷
C.地垒成谷
D.断层处受侵蚀成谷
【小题2】洪水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河谷剖面依次是
A.e、f、g
B.f、g、e
C.g、e、f
D.g、f、e
【小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处可能为凸岸
B.③处岩层比②处岩层抗侵蚀力强
C.③处岩层比①处岩层形成年代早
D.④处流水侵蚀力比③处弱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河谷中有砂岩、沉积物,从地质构造看有断层,说明河谷是在断层处受侵蚀形成,D对。岩层没有弯曲变形,没有褶皱运动,A、B错。岩层没有形成地垒构造,C错。
【小题2】洪水前期,山谷中水量小,沉积物较多,对应f。中期洪水侵蚀强,沉积物被带走,沉积物最少,对应g。后期的河谷中水量减弱,沉积物又增加,对应e。所以河谷剖面依次对应f、g、e,B对。
【小题3】不知所在半球,河流流向,无法判断③处可能为凸岸,A错。根据图中侵蚀情况,③处岩层比②处岩层抗侵蚀力弱,B错。③处岩层与①处岩层形成年代相同,是断层措动导致不在同一平面上,C错。④处沉积物较多,流水侵蚀力比③处弱,D对。
考点:河谷地貌及成因,河谷剖面图,地质构造理论,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某条河的剖面图,根据此图判断该河流位于?(?)
A.赤道上
B.南半球
C.北半球
D.回归线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作用。图示河流水流都向右岸偏,故判断为北半球。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农业生产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