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A.19时 B.17时 C.18时 D.20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北纬70度日出时间为0点,南纬70度日出时间为12点,即北纬70度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纬70度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为夏半年,阳光直射北纬20度纬线。地球经过近日点的时间在1月初,A错。漳州在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日出方位为东北,B错。北半球夏季为尼罗河汛期,C错。南非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正值冬季多雨季节。D正确。
【小题2】甲地日出时刻为7点。当日甲地昼长=2(12-7)=10小时,其日落时间=12+(12—7)=17点。故B正确。
【小题3】因甲地昼长小于12小时,故甲地位于南半球。某地的昼长比甲地略短,且两地同时迎日出,说明某地在更高纬,即位于甲地南侧,两地同时在晨线上,说明某地位置偏东。故某地位于甲地东南方位。故选C。
考点: 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方位判断、晨昏线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9年9月16日至30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并且观测到一次C2.0级耀斑。阅读材料完成1~4题
1.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
[? ]
[? ]
[? ]
[? ]
参考答案:1、B
2、A
3、B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不同
B.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
C.角速度都为15°/h
D.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两者距地心的距离不同,绕地心自转的线速度不同,卫星的线速度更快,两者角速度则相同。
考点: 地球的自转速度。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表示的是____日(节气)的光照情况。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2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2分)
(4)图中ED表示_______线(晨线/昏线)
(5)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
(6)C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_,D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
参考答案:
(1)夏至
(2)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23°26′N,45°W)
(4)昏
(5)15点 B
(6)6 24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图中北极圈以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故此时为夏至日光照图。
(2)由上图可知,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此图为夏至日光照图,图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根据图中经线可知,每两条经线之间间隔45°,图中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35°E,此时为0点,故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45°W。
(4)顺地球自转方向,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界线是昏线,故图中ED表示昏线。
(5)根据图中可知,A所在经线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相差45°,故A地为15点。纬度越高白昼也长,图中B点纬度位置最高,故白昼最长。
(6)图中C点位于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处,故地方时为6点。图中D点位于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故昼长为24小时。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甲为“地球表面四地北半球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正午影子长度与影子朝向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四地按纬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小题2】图乙为冬至日四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其中与图甲中④地相符的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①地影子由夏至日至冬至日时 始终指向南,并且越来越短,到冬至日为零,说明位于南回归线上;②地夏至至秋分影子方向指向南,秋分至冬至影子指向北,说明在赤道上;③地影子始终指向北,且影子的长度由夏至至冬至越来越长,说明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④地影子方向指向北,且从秋分至冬至长度越来越短,夏至到秋分无影子,说明为南极点。
【小题2】据第7题分析可知,④地为南极点,冬至日时太阳高度为23°26′,一天中其大小不变
考点:太阳高度的变化。不同纬度日影的长短。
点评:要培养读图能力,要把书中学过的知识点,结合图进行分析,活学活用。极点处的太阳高度角一天中保持不变,大小由太阳直射点纬度大小决定。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球的圈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