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震源深度约24公堂。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又导致核泄漏,由地震引发的灾难还在进一步扩大。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BC的剖面最接近图中的??(①、②、③)。
(2)A处附近最著名的海洋资源是???,形成的原因是?。
(3)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洋流对其所起的作用是,它将随日本暖流、?(洋流)漂向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
(4)简述防范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的措施。
参考答案:(1)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或相互碰撞处(1分)?②(1分)
(2)渔业资源(1分)?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1分)?
(3)一方面扩大污染的范围,另一方面加快海水的净化。(2分)北太平洋暖流(1分)
(4)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答对3点得3分)
本题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日本北海道附近,因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渔场。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处,在海洋中有海沟形成,大陆板块被撞破,形成一系列岛弧链,因此BC间剖面应为②。洋流可以加快污染区海水的净化,但扩大污染的范围。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将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飘向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渎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材料二:下图为胶莱人工海河示意图。
(1)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的丰富海洋化学资源是_____________。制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渤海是我国海水污染严重的海域之一,其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修建胶莱人工海河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胶莱人工海河的修建具有哪些经济与环境方面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山东半岛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海盐;水资源紧缺
(2)海区封闭,内海与外海海水交换量小,自净能力较弱
(3)莱州湾与胶州湾之间陆地较狭窄,线路较短;沿线地势平坦,工程量较小。
(4)经济意义:缩短渤海沿岸港口船只出入渤海的航程,降低运费;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及沿线的经济发展。环境意义: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加快渤海的净化速度,缓解渤海的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5)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入实施我国沿海开发战略。(任答3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潮汐能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沿海
B.杭州湾以北全部属岩岸,多天然良港
C.我国著名盐场均在北方
D.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海运发展最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综合知识。我国浙江杭州湾有闻名世界的“钱塘潮”,潮汐能丰富;北方多沙岸,南方多岩岸;我国南方的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都是著名的渔场。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示意台湾岛周边海域地形分布,据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红树林海岸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其成因。(6分)
(2)简述红树林海岸的开发和利用。(9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椐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多涝区(含次多涝区)的分布规律,并分析该区灾情严重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6分)
(2)图中甲地区为多涝区,试对甲地的减灾防灾提出防御措施。(9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示意我国原生、次生荒漠的分布,据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次生荒漠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6分)
(2)为实现我国荒漠化防治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9分)
参考答案:A、(1)台湾岛西南沿海(2分)。原因是:西南沿海多为淤泥质海岸(2分),且纬度较低,水温较高(2分)。
(2)发展旅游观点(3分);为鸟类及潮间带动物提供栖息地(2分);抗风消浪,保护海岸,防灾减灾(2分);保护湿地(2分)
B、(1)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分)。该区是我国农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工业、商贸贸易发达地区(2分),人口、建筑、交通道路密集(2分)
(2)非工程性措施:建立和完善灾情监测系统;重视以法治水,依法防涝;提高公民的防灾意识。工程性措施:上游地区植种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中游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加高加固提坝;建设分洪蓄洪工程(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共6分)
C、(1)主要分布在400mm年降水量线附近(或“半干旱和半湿润的过渡地带”、“耕作业与放牧业过渡地带”)(3分)。由于人口剧增(1分),土地过垦、过牧、过樵或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人为原因(或“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导致荒漠化,产生次生荒漠(2分)
(2)加强立法和和政干预;加强对荒漠化地区的监测;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分3分,共3分)。合理利用水资源;育草封沙,设置沙障,构筑防护林体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矛盾;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共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2年5月9日在香港东南320千米处,上海建造的我国第一个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开钻。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群岛哪一个离香港距离最远?
A.中沙群岛
B.东沙群岛
C.西沙群岛
D.南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