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二)
A.围湖造田,泥沙淤积──退耕还湖 B.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限制畜牧业的发展 C.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合理利用水资 D.该区域夏季水量减少──大规模调水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得知:该剖面图表示的为东亚,东亚的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图显示的应该是温带季风气候.从图中判定:1月份的气温在0℃左右,年降水量多但季节的分配不均匀(夏季多于冬季),应该是温带季风气候,符合该气候特点的只能是日本西部地区(图中的④),结合选项。
【小题2】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图中湖泊为中亚地区的咸海,②线逐渐靠近①线,说明湖泊面积逐渐减小。由于入湖泊的河流淡水被大量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使得湖泊逐渐萎缩。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和特点,咸海面积缩小原因和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是2013年以来全球最强的台风,也是有记录以来西北太平洋上登陆的最强台风。读下图,完成以下题。
【小题1】台风是一种重要的气象灾害,上图中表示台风天气系统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2】上图中D天气系统控制下出现的天气是( )
A.秋高气爽
B.梅雨
C.清明时节雨纷纷
D.阴雨绵绵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四图中A为冷锋、B为暖锋、C为台风(气旋)、D为反气旋。台风从本质上看,是气旋的一种类型,中心气流符合上升,为C图。
【小题2】D图气流下沉,为高压中心(反气旋),受其控制,多形成晴朗天气,我国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即和该天气系统控制有关。梅雨、阴雨绵绵和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在准静止锋(或暖锋)控制下所形成的天气现象。
考点: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广东常说的“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对该现象发生时间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春季——冷空气北撤,暖湿空气迅速反攻,遇到较冷物体而水汽凝结
B.夏季——气温高,空气对流上升而水汽凝结
C.夏秋季——台风过境,湿润气流辐合上升而水汽凝结
D.冬季——冷空气南侵,暖湿气流被迫抬升而水汽凝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回南天”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我国华南地区每年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所以A对。B、C、D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40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是2.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
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南风
B.东南风
C.北风
D.西北风
E.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F.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G.P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H.P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高空P、Q分别为低压和高压中心,其对应的近地面分别为高压和低压中心,所以R对应的地面上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在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为西北风。
2.高空P、Q分别为低压和高压中心,其对应的近地面分别为高压和低压中心,所以P对应近地面大气下沉、以晴朗天气为主;Q对应近地面大气上升,可形成阴雨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为世界地图上回归线的一部分,已知点A—B之间为海洋,A点以西、B点以东为陆地。回答18、19题。
【小题1】C地所在国 ( )
A.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
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C.是世界上热带沙漠气候最典型的国家
D.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小题2】该线穿过的省区有 ( )
A.云、桂、粤、台
B.桂、粤、台
C.琼、桂、台
D.粤、台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判断,C点位于中国,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区有云南省,广西,广东省,台湾省。云、桂、粤、台。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