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2月14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大年初一。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以北极点N为中心的经纬网局部示意图,NO、NA、NB表示经线,且NA、NO及NB、NO间的经度差均为60°,NO处对应的经线地方时始终为0时。某执行测绘任务的飞机于甲地(165°W)起飞时NA处恰好是180°经线,于乙地(135°E)降落时NB处也恰好是180°经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因该极点为北极点,故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NA在NB西方,地方时比NB晚。因∠ANO=∠BNO=60°,故NA比NO晚4小时,比NB晚8小时。飞机于甲地起飞时,NA为180°,NO经度为120°W,且为0时,故新的一天为从120°W向东到180°,即到NA,NB处在新的一天中,起飞地点甲地(165°W)不在新的一天范围中,故新的一天为1月2日,即NB位于1月2日4时,经度为60°W,此时甲地地方时为1月1日21时。降落时NB变为180°经线,由于NO始终地方时为0时,故在飞机飞行过程中,NO自东向西运动,故NB由60°W位置逆向地球自转方向到了180°的位置,转过了120°,用了8个小时,即飞机飞行了8小时。故降落时甲地地方时为21+8=29时,即1月2日5时。通过地方时计算,则降落时乙地地方时为1月2日25时,即为1月3日1时。故C正确。
小题2:根据上题可知飞机飞行了8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子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73.5?。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该地的纬度是?,经度是?。
(2)下图是四幅该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其中与当地情况相符的是(填代号)?。
(3)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3时整,该兴趣小组在该地借助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图所示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填代号)?。
参考答案:
(1)39?56′(或40?)N,105?E(2)b(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某地和X地同一天中的天空状况观测记录(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X地位于
? | 天空黑暗结束 | 晨光 | 日出 地平线 | 日落 地平线 | 昏影 | 天空昏暗开始 |
我国某地 | 7:40 | 7:42 | 8:10 | 18: 30 | 18:50 | 18:52 |
x地 | ? | 0:00 | 0:20 | 23:50 | 0:00 |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昼长夜短,且昼长为12小时20分,所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十分接近赤道,而X地的昼长为23小时30分,接近极昼,那么X地应位于南极地区。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自然环境中的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