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A.河运 B.海运 C.铁路 D.公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国家地理(秘鲁)。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美国、日本、巴西、印度四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均资源拥有量指数相关示意读图11,回答 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从四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和日本是最高的,结合人均资源拥有量,则④为美国,①为日本;巴西和印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因印度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少,故②为印度,③为巴西;四个国家中只有日本的首都东京其政治职能与经济职能尚未分开。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题。(22分)
图1为亚洲某区域,该区域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L河流域生物资源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种群群落。图2示意该区域内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情况。
图1

图2
(1)归纳图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区域城市初期形成的条件。(6分)
(2)分析L河流域生物物种多样化的主要原因。(6分)
(3)比较甲地和乙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4)说出L河流域在乙地以上和乙地以下河段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向。(4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2分)。河流沿岸地区地形平坦(1分),水源充足(1分),土壤肥沃,农业发达(1分);交通便利(1分)
(2)地处热带(或低纬度),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利于生物生长(2分);南北所跨的纬度大(2分);地形复杂(或山地多),地势高差大(或高差大),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或垂直地带明显)(2分)。
(3)差异:甲地降水量小于乙地(1分),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小于乙地(1分)
原因:甲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小。(2分);乙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乙地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量大。(2分)
(4)乙地以上河段:①开发利用水能(1分)(或修建水电站或开发水力发电或发电或修建水库)②开发利用热带生物资源(1分)(或保护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或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乙地以下河段①航运(1分 )②修筑防洪工程、 灌溉(1分)(上下游同时一样的,整题分全扣掉)
本题解析:
(1)影响城市形成因素主要有自然(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和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政治、宗教、军事、科技、旅游等)。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沿河(河流有交通、供水、古代有防御作用)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2)生物多样性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生物物种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差异、地形的复杂性和地理隔离程度造成的。图示地区为东南亚地区所跨纬度较大,同时海拔高差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生物物种繁多。
(3)降水量的变化主要从量的变化与季节变化二方面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降水量小于乙地,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小于乙地。从影响降水的因素(纬度、地形、海陆、洋流、大气环流、人类活动等)分析甲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小。乙地海拔较高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乙地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量大,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
(4)河流不同河段开发利用不同,上游河流落差大,以水能资源开发为主,上游流域地势高差大,以林业和多种经营发展为主;下游水流平稳,以航运开发利用为主,需防洪,沿河地区皆可以取水。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13600多个岛屿最耀眼的一个岛,位于印度洋8?S、爪哇岛东部,经济发达,人口密度仅次于爪哇岛,居全国第二位。读“巴厘岛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据图简述巴厘岛的自然地理特征。(6分)
(2)简要说明巴厘岛多火山的原因。(2分)
(3)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区,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地有哪些类型的旅游资源。(2分)
参考答案:
(1)多山的岛屿,中部高,四周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短促。
(2)巴厘岛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地壳薄弱,岩浆沿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火山。
(3)热带海洋风光,热带雨林风光,民族风情等。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巴厘岛的自然地理特征。根据图示信息,可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
(2)本题考查巴厘岛多火山的原因。这与巴厘岛所处的板块位置密切相关。巴厘岛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岩浆沿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火山。
(3)巴厘岛纬度低,它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区,其独特的热带海洋风光,热带雨林风光,民族风情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