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A.山区植被茂密,根系使土壤变得疏松 B.山区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C.山区多暴雨,对地表冲刷严重 D.动物的活动使地表遭到破坏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的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形成,应具备以下特征:起伏的地形,集中的暴雨,破碎的地表等,故①④正确。
小题2: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山区地表起伏大,增加了重力作用。
小题3:结合此类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故对其防治应采取植树造林、修建护坡工程等措施以减少水、石下泄。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掌握滑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地形、气候和地表物质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进而针对人为原因分析对此类地质灾害的治理。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和水系图及南昌气候资料统计图。
分析鄱阳湖沿岸地区5-6月多涝灾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集水范围广,来水多(2分);5-6月降水量大,湖面水位上升(2分);环湖地区地势地平(3分);汛期长江干流水位高,长江水倒灌湖区(3分)
本题解析:
涝灾的原因主要是围绕水的“进”与“出”来思考分析。“进”:集水范围广,来水多(看左图);5-6月降水量大、湖面水位上升(看右图)。“出”:环湖地区地势地平,排水不畅;汛期长江干流水位高,长江水倒灌湖区,加剧鄱阳湖沿岸地区涝灾。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地理——自然灾害】
蝗灾是指由蝗虫引起的灾害。蝗虫性喜温暖干燥环境。2013年7月中旬至8月,湖南省中部、北部、西南部发生大面积竹蝗灾害,造成大面积竹林枯死。下图为7、8月份全国高温区域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湖南竹蝗灾害发生的原因。(4分)
(2)列举预防与治理竹蝗灾害的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该地区受副高控制,高温干旱,适合竹蝗繁殖和生长;该地区竹林广布,蝗虫食物丰富;缺少害虫的天敌。(答对其中2点得4分)
(2)人工诱捕幼虫、成虫;重点地区组织化学防治(农药灭虫);投放天敌(生物措施);加强监测,调查产卵地,为明年防治打好基础等。(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
(1)“蝗虫性喜温暖干燥环境”,结合题图中所给信息可得:湖南被高压脊(副高)控制,干旱天气;气温普遍在37℃以上,高温天气,满足了蝗虫生长的天气条件;湖南竹林广布,蝗虫食物丰富;缺少害虫的天敌等都是湖南竹蝗灾害发生的原因。
(2)蝗虫灾害属于生物灾害的一种,对于生物灾害防治的措施主要有:人工诱捕幼虫、成虫;重点地区组织化学防治(农药灭虫);投放天敌(生物措施);加强监测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登陆后,由于移动速度慢、带来的雨量大,受其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诱发多起地质灾害。回答题
小题1:受“莫拉克”的影响,下列省区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是
A.江西、陕西
B.福建、湖南
C.广西、内蒙古
D.云南、西藏
小题2:台风“莫拉克”在福建登陆时,受其影响浙江省不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偏东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材料,台风在福建登陆,可能影响地区主要位于福建周边地区,而陕西、内蒙古和西藏等都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离台风的中心距离远,故基本没有影响。
小题2:台风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且台风在福建登陆,浙江位于台风中心的北部,根据北半球气旋中心附近四周的气流运动方向画图可判断,其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故不可能为西南风。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我国的省区分布位置和台风周围的风向的准确画图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还可能结合台风的主要危害等内容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
2011年1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试运用有关知识,解释2011年1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
参考答案:
北涝:1月,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带来降水,地处西北季风的迎风一侧,降水较多。(5分)
南旱:1月,副热带高气压南移,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5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征。北涝:1月,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带来降水,地处西北季风的迎风一侧,降水较多。南旱:1月,副热带高气压南移,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北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南部受全球气压带风带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