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6 03:43: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右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D.干热风、寒潮、冻害
| 小题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准噶尔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形成。根据春季灌溉用水多,说明甲为春旱;根据冬季风强盛,乙为寒潮;根据接近沙源地,所以丙为沙尘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容易出现春旱、寒潮和沙尘暴的地区是我国的华北平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今春以来,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均为历史同时期所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1)我国_______、_______和华北地区冬、春季常遭受风沙灾害,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形成沙尘天气。 (2)造成北方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_______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_______和_______行为造成了_______的恶果;在林区的_______行为导致地表水分减少,风沙天气多发。 (3)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参考答案:(1)东北 西北 西北季(或西北或冬季) (2)气候异常 过度开垦(或滥垦) 过度放牧(或滥牧) 草场退化(或面积减少) 过度砍伐 (3)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降低载畜量、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建立法规、工程固沙和生态管理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阅读材料题,且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重点考查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成因、分布和治理措施。 我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一带冬春两季盛行冷锋天气,特别是快行冷锋,冷气团来自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锋面过境时往往无降水,强劲的西北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常出现沙尘天气。今年我国北方气候异常,空气特别干燥,降水稀少,加之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草场牧区滥垦滥牧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草场退化,林区滥伐森林现象不断发生,导致地表水分减少,加剧了风沙天气的横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实行退耕还牧、退耕还草、降低载畜量、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建立法规、工程固沙和加强生态管理等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998年长江流域相继遭受特大洪水,长江干流先后出现8次洪峰,中游河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多次超历史最高水位。在19条主要支流中,有一些水文站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均超过实测历史纪录。长江中下游超警戒水位时间大多为57~96天。
 甲 1998年6~9月长江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变化趋势
 乙 1998年6~9月长江城陵矶水文站水位变化趋势 (1)读图甲、乙两图,比较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水位的变化有何关系。
(2)1998年城陵矶水文站流量虽小于最大流量,但洪水水位却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__________。(填序号) 观点①: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观点②: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减小。 观点③:植被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观点④:暴雨成灾,流量增大,水位抬高。 (3)根据上述的有关材料,从洪水水位和流量、洪水的持续时间等方面,概括1998年洞庭湖一带洪水的 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6月:流最增大;水位持续上涨; 7月:中旬流量明显减少;水位略有回落; 8~9月:流量减小;水位较高 (2)①②③ (3)①洪水发生早、来势猛;②洪峰次数多、水位高;③洪水持续时间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百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材料二 该图为我国沙尘暴的地理分布示意图。
 (1)描述我国沙尘暴的空间分布规律。(4分) (2)以内蒙古为例,分析风沙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
参考答案:(1)沙尘暴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西北),南疆地区和内蒙古西部沙尘暴天数最多,自此向南逐渐减小。(4分) (2)内蒙古接近冬季风源地,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降水少,蒸发大,土壤干燥;植被覆盖率低。(6分)
本题解析:(1)空间分布规律主要从图示分析分布位置的规律即可。(2)影响风沙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蒸发量、降水量、风力大小)、地形、植被、地表物质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读图技巧和影响自然灾害的成因分析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2007年7月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分布最广泛的是什么灾害?分析说明我国夏季各种气象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济南市暴雨洪水之后,重庆洪水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防洪成为城乡居民都要面对的问题。个人应怎样做好防洪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暴雨。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暴雨灾害;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强,易形成冰雹、雷暴、龙卷风等天气;季风不稳定,大气环流异常易使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多发。 (2)关注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