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图》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八) 
            
            
            
 A.工业生产 B.交通运输 C.建筑工地 D.居民生活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该地理要素等值线数值a>b>c,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可能是降水量分布,也可能是气温的分布,A、D可能。根据城市地租理论,B可能。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农村,所以不可能越接近城市中心,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大,C不可能,选C。
【小题2】读右图,该监测点附近大气环境质量差的时段,正好是早晚上、下班时间,可能是车辆尾气造成的污染,所以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交通运输,B对。污染最严重时段与工业生产、建筑工地、居民生活的时间段不一致,A、C、D错。
考点:等值线图,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地租理论,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比例关系。完成问题。
小题1: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A.甲图表示的实际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地理事物乙图更详细
小题2:在一幅地图上,北纬60°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图比例尺为1:100000
B.该地图上与甲乙两地相同的图上距离在赤道上的两点,地方时也相差4小时
C.该地图比例尺比1:20000000地图的比例尺小
D.在1:5000000的地图上表示与该图相同的实际范围,图幅面积要增大3倍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和比例尺。
小题1:图示实际距离相同,但图示距离越大,表示比例尺越大,则相同的图幅条件下,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故选D项。
小题2:60°纬线是赤道长的一半,地方时相差4个小时,即经度相差60°;同为赤道上经度差30°的纬线长相同,故比例尺为图上距离33.3cm,实际距离为30*111KM,计算比例尺为1:10000000,故AB项错误。比例尺1:10000000要比1:20000000大;故C项错误。比例尺1:5000000要比1:10000000大一半,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1.5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千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
(4)小河流向_____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盆地?陡崖?山谷?山脊?山顶?鞍部
(2)11? 3
(3)1:100000
(4)东北? AC , 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自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
(5)甲?虽然乙处坡度比甲处更平缓,但在建坝后,乙处可能会被淹没;而甲处频临水库,灌溉方便。
本题解析:
(1)①处等高线接近闭合,且中间海拔低,四周海拔高,为盆地地形;②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为山谷地形;④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为山脊地形;⑤处等高线闭合,且中间海拔高,四周海拔低,为山顶;⑥处为山脊和山谷之间相对平坦的地区,为鞍部。
(2)两地的垂直距离为两地海拔的差值;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两地的图上距离÷比例尺。
(3)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把比例尺的分母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4)水流向海拔低处,再结合图的指向标,即流向东北。引水需要从海拔高处引向海拔低处,以使水自流。
(5)乙处坡度较缓,但海拔较低,修水库后面临被淹没的危险,不宜修梯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沿40°N亚洲东西向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小题2】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地森林资源丰富
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C.G地为帕米尔高原
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 伊拉克在里海的西南方,结合中亚的区域知识可知E地所在国家应为土库曼斯坦,为中亚地区,气候比较干旱,自然景观以草原 、荒漠为主,外力以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最深刻;由图示可知其海拔高度与海平面基本持平。
【小题2】根据图中判断,F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盆地内有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该地区气候典型特征为干旱,降水较少,荒漠化现象严重;盆地内有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该地区土壤贫瘠,以荒漠和草原为主,农业畜牧业为主,在水源充足地区,可以发展绿洲农业。
【小题3】H地为渤海西岸的黄淮海平原,森林覆盖率低,旱涝、盐碱和风沙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G地为我国的祁连山;图中东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西侧是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从东、西两侧向中部递减。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陆地与海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
为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
为?。若一架飞机从C地飞往D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方向是
??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F点在E点的?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方向,E点在C点 
的?方向。
参考答案:(1)(15°S,15°W)?1 110千米?
(2)(60°S,170°E)? 275千 米(或277.5千米)?先向西南再向西北(2分)
(3)(70°N,180°)?西北 (4)东北?东北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的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