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06 04:15: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题。
 小题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 小题2: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D.大气逆辐射增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火山灰主要分布在火山的西北方向且离火山越远厚度越小,由此可以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东南风。 小题2:火山灰使近地面气温下降,则反映了火山灰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借鉴云层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的原理分析,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云层和固体杂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火山灰厚度等值线与风向的关系,并结合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基本原理分析即可。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
 简要分析诱发云贵高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的环境特点。
参考答案: 受夏季风降影响,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位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形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石灰岩广布,岩石已被溶蚀;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侵蚀切割作用强;工农业生产及工程建设,破坏原生地表和植被。(每点有分析有结论得2分,任答5点得10分)
本题解析: 滑坡、泥石流发生需: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地势起伏大,短期内有大量水的汇集。云贵高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石破碎,石灰岩广布植被覆盖率低,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易发生滑坡等灾害。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3题。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3、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 ] 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 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 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 D、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参考答案:1、D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主要分布在山区。原因: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雪。 (2)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大量雪水易导致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融水冲刷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登陆后,由于移动速度慢、带来的雨量大,受其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诱发多起地质灾害。回答题 小题1:受“莫拉克”的影响,下列省区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是 A.江西、陕西 B.福建、湖南 C.广西、内蒙古 D.云南、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