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① 箭头①增强 ② 箭头②增强 ③ 箭头③增强 ④ 箭头④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较少,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箭头③。
【小题2】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增多,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①正确;晚上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④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基本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题2】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气温小于0度,是温带季风气候。②地全年高温,位于热带,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雨季之前有一热季,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③地位于亚热带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7月份有伏旱现象,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温带季风气候。所以C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①是温带季风气候,仅分布在北半球,A对。②主要分布在雨林带的两侧,B错。③主要分布在纬度25°-35°的大陆东岸,C错。④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错。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亚洲东部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6日14时~20时期间( )
A.高压中心东移增强
B.B处风力逐渐增强
C.C 处气压明显降低
D.D处经历强降雨过程
【小题2】A处等压线上的数值最有可能为( )
A.1004
B.1006
C.1008
D.1010
参考答案:
【小题1】AB
【小题2】B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高压中心为北太平洋,读其位置及数值可知,高压中心东移增强,A正确;B处的等压线分布密度增大,风力逐渐增强,B正确;C处的气压值有1004增大为1004与1006之间;D处为高压脊为晴朗天气。故选AB。
【小题2】因图中等压差是2,而与A地相邻的两条等压线数值是1006和1008,所以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两条相邻的等压线数值相等或与相邻的等压线数值的差为2,所以A处等压线数值只能是1006或1008。故选BC。
考点:等压线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滨海地区的风随昼夜更替而风向转换,形成海陆风,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在左图中用箭头画出白天大气运动示意图(请转绘到答题卡上)。(2分)
(2)从右图中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_____(季节)最少.主要原因是该季节_______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海陆风。(4分)
(3)分析海风对滨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略
(2)冬季 冬季风(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3)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或降低温度);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
本题解析:
(1)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空气做下沉运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具体画法如下图。
(2)从右图中一年中海陆风的统计天数曲线变化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最少的季节是冬季,每月只有2天左右;主要是因为该季节冬季风(或者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势力强盛,“掩盖”了海陆风。
(3)由上图可知,白天海洋升温慢,气温低,近地面形成高压,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压,所以从海上吹向陆地的海风,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或降低温度);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湿润空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工业生产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