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缓解粮食生产压力,增加人口数量 B.合理退耕还林还草,减轻生态压力 C.确保工业原料供应,促进经济发展 D.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利用资源 |
参考答案:
小题1:AB?
小题2:BD?
小题3:C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是东北商品粮基地,地处东北平原,土地广大,人均耕地多,但纬度高热量不足,A正确。乙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但降水少,水源不足,B正确。丙地洞庭湖平原,水热充足,土壤肥沃,易发生水旱灾害,C错误。丁是黄淮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温暖湿润气候,旱涝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D错误。
小题2:我国西部地区山区、高寒区广,存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如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会引起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粮食流通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能促进合理的退耕还林还草,减轻生态压力;促进农业结构调产业调整,发展当地优势产业。BD正确。西部地区环境人口份量小,增加人口数量错误;这里资源丰富,但粮食流通对工业原料供应不是其生态意义。
小题3:Q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主要是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非农用地增多,劳动力价格提升;为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需求,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为主。C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水果栽培区的分布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
A.整体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周期性
小题2:①地区栽培条件优于同纬度②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充沛
B.热量丰富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给合图给定的图例符号可以看出水果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小题2:结合图中的河流可以判定①地区地处四川盆地,受盆地地形的影响,四川盆地冬季的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的图示区域的其它地区,其热量条件相对较好。
点评:本题主要是通过对图示区域某水果分布的判读,考查考生对农业生产活动特征的理解,试题属于一般性的题目,难度较小。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8分)
材料1: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2: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58°到南纬35°~40°之间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下表为美国和我国玉米带的比较。
| 项目 | 美国玉米带 | 中国玉米带 |
| 纬度 | 37°N~45°N | 42°N~46°N |
| 地形 | 平原 | 平原 |
| 土壤有机质 | 3%~6% | 2% |
| 降水量(mm) | 500~700 | 450~650 |
| 无霜期(天) | 160~200 | 130~145 |
| 玉米面积比重 | 50% | 50%~60% |
| 玉米单产 | 7500千克/公项 | 6750千克/公顷 |

参考答案:(l)都有大而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3)热量不足,水源不足(4)C(5)自然条件: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美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社会经济条件: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6)D
本题解析: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基地,我国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两地自然条件相似,农业生产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两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故农业生产也有较大差异。要注意从不同角度比较两地的异同及其成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某种作物在一定光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量减去呼吸量)和呼吸作用量的变化曲线图(图3-21),回答13~14题。
图3-21
13.夏季晴朗的夜晚,下列四地农作物呼吸作用量最小的是?(?)
A.东京? B.汉城? C.北京? D.乌鲁木齐
14.若此作物为青藏高原上种植的青稞,其高产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高,白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B.气温低,呼吸作用量小且生产期长
C.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光合作用量大
D.年平均气温约20℃,光合作用量大
参考答案:13.D? 14.D
本题解析:夏季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作物的呼吸作用弱,而乌鲁木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更大,夏季晴朗的夜晚温度更低。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区,尽管纬度较低,但年均温不可能达20℃。青稞高产的原因是因为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效率高,晚上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有机质消耗少,从而高产。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的热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