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图1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地球光照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开始太空行走,28日着陆返回地球。

图1?图2
(1)图1中全球出现昼夜平分现象的位置是___?__(填字母)。
(2)图2所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____点。
(3)图2表示图1中_?(填字母)位置的光照图,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选择填空)。
A.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B.乙地正午人影最短
C.甲地比乙地后见到日出? D.丙地出现极昼现象
(4)“神舟七号”航天飞行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地球运行在图1公转轨道的______(填序号)段。
(5)简述“神舟七号”航天飞行期间合肥地区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
(6)地球公转从B→C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是(? )
A.始终加快? B.先加快,后减慢
C.先减慢,后加快? D.始终减慢
参考答案:
(1)BD?
(2)8点?
(3)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AC?
(4)南?②?
(5)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6)A
本题解析:
(1)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节气为春分或秋分,所以填BD。
(2)根据0°经线地方时为0:00,所以北京时间为8:00。
(3)图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所以对于图1中A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甲地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乙地位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小于90°,正午人影不是最短,根据晨昏线的位置甲地较乙地后见到日出,丙地位于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4)神舟七号飞行日期2008年9月2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往南移动,处于图1的②段。
(5)“神舟七号”航天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所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6)地球公转从B→C的过程中,日期变化为9月23日到12月22日,接近近日点,但未到达,所以公转速度逐渐加快,所以选择A选项。
点评:地方时的计算需要注意东西位置。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情况叙述有差异,主要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2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读图回答6-7题:

小题1:图甲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图乙是地球公转到图甲中哪一位置的极地投影图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位置时为1月初,冬至日的日期为12月22日,接近于近日点,图中D为冬至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地球逆时针旋转,判断为北极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B为夏至日。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11月5日,北京(40°N、116°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1月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京出现昼短夜长,故北京当地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位于正南方天空,且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B图示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进而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方位和昼夜长短状况,进而分析日出日落方向等内容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物体原来的受力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的运动方向。a、b、c、d、e五处箭头所表示的物体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a、b
B.b、d
C.d、e
D.a、e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原理: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顺着物体运动的方向看,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由此可知a、c、e错;b和d正确。选项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局部地区经纬网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和纬线之间的度数差都是l0°,曲线L是2012年8月8日北京时间15:00时的晨昏线,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此刻,②地和③地处在不同日期,再过多少小时②地和③地将处在同一日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