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6分)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地地质构造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断块山地内力作用形成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错动形成断块山,故A错误;水平岩层受力发生弯曲形成背斜内力作用影响来由于外力侵蚀作用背斜顶部疏松岩层被侵蚀形成谷地,故B正确;火山地震 地球内能强烈释放形式内力作用,故C错误;沧海桑田长期地壳运动结内力作用表现,故D错误。
考点:地表形态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地东西向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3分)
甲 ;乙 ;丙 。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仅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地。(2分)
(3)图中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分别为:①是 ,②是 ,③是 。(3分)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2分)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参考答案:
(1)向斜(1分);断层(1分);背斜(1分)
(2)丙(2分)
(3)①地表径流(径流输送)(1分);②水汽输送(1分);③海水蒸发(1分)
(4)A、D(2分)
本题解析:
(1)仔细读图,根据常见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可知,图中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应该是向斜;乙处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应该是断层;丙处岩层向上隆起,应该是背斜。
(2)由于甲处是向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在此地建设隧道,易发生隧道积水现象;丙处是背斜,岩层向上隆起具备良好的支撑力作用,所以修建地下隧道在丙地适宜。
(3)根据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可知,图中序号①位于陆地表面,是地表径流(或者径流输送);②由海洋上空输往陆地上空,应该是水汽输送;③来自于海洋表面,应该是海水蒸发。
(4)根据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可知,水循环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但是全球各地的降水量往往年际变化、季节变化较大;在水循环过程中陆地径流、海洋蒸发总体变化不大,故选项A、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