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7 08:05: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大 中 小 】  
               
              小题2:“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亭玉人箫。”说明欣赏瘦西湖的最佳时间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说明游览扬州的最佳季节是?;其中的“下”所指的方向是从? ____。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自驾”旅游,彰显个性、时尚的旅游方式,自由、随意的旅行安排,近几年来在长三角地区日益盛行。“自驾游”在我国长三角地区迅速兴起的原因是? (  )A.经济收入的差别不断增大
 B.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日渐衰落
 C.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增多
 D.新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形式的多样化。自驾游得益于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的增多。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扬州瘦西湖公园湖心有一亭,名为“吹台”。此亭四壁皆有洞门,如下图所示,其中一洞为正圆形,衔“五亭桥”横卧波光;另一洞呈椭圆形,内收湖畔竖立的白塔。(7分)
  小题1:图反映的构景法是__ ?,苏州园林也常使用此造景法的原因是?(选择填空)
 A.充分显示高超的建筑水平
 B.丰富景物的层次
 C.多角度获取景观的精华
 D.借用园外风景衬托本园景色
 
 |  小题3:在江南园林中,有山有水必有桥。园林中的桥不仅具有交通功能也有造景作用。请在下图所示的池塘中,以A、B为起止点设计一座桥,要能产生扩展空间、移步换景的效果,用实线画出桥的示意图。
 
  小题4:园林中的桥,桥身多贴水而建。下列说法不符合其设计理念的是? ______?
 A.利用亲水观景
 B.便于日常取水
 C.易于赏荷观鱼
 D.恍如凌波荡漾
 
 
 参考答案:小题1:框景法(1分)? C(1分)
 小题2:农历十五明月夜(1分)?春季(1分)?北到南(1分)
 小题3:图略(1分)
 小题4:B(1分)
 
 本题解析:小题1:图反映的构景法是框景法,苏州园林也常使用此造景法的原因是多角度获取景观的精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亭玉人箫。”说明欣赏瘦西湖的最佳时间是农历十五明月夜;“烟花三月下扬州”说明游览扬州的最佳季节是春季;其中的“下”所指的方向是从北到南。
 小题3:桥的修建应该曲折。可以产生扩展空间、移步换景的效果,
 小题4:园林中的桥,桥身多贴水而建。其设计理念的是利用亲水观景,易于赏荷观鱼,恍如凌波荡漾。不是便于日常取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四个旅游景点中,成因与其他三地明显不同的是(  )A.泰山
 B.桂林山水
 C.路南石林
 D.瑶琳仙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泰山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块山,地质构造上属于地垒;而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都是石灰岩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著名旅游景点的地质作用,注意比较分析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1分)图14为广西东部峡谷峰林分布区,图中A、B所在虚线内为专家规划的两个不同级别的旅游核心景观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分析A、B两核心旅游景观区级别最高的是__________区域,并说明理由。(8分)
 (2)图中旅游区有大量的岩洞景观,试分析其成因。(3分)
 
 
 参考答案:(1)A(2分)?桂林服务设施好,地区接待能力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集群性好;旅游资源知名度高。(6分)(2)该地区大量分布着可溶性石灰岩地区;径流丰富;受地下水溶蚀而成岩洞。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旅游景观的开发。(1)根据图示两旅游景观区内的旅游景观数量和种类,地区接待能力,知名度等方面的差异判断,A的级别高于B。(2)该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属于喀斯特地面,其成因主要从石灰岩广布和湿润的气候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图示意我国某人文景区L多年统计的黄金周游客数量;乙图为L的多年气候统计资料。
 
  比较L在“五一”、“十一”黄金周客流量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同:最大值出现在第3天(最小值出现在第7天)(2分);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2分)
 异:“五一”(黄金周)的客流量多于“十一”(黄金周)(2分)
 原因:“黄金周’,开始和即将结束日期,外地游客在启程或归程途中((2分)。(L)“五一”(黄金周)天气较“十一”(黄金周)好(L“五一”较“十一”气温高,日照时间长)(2分)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图标阅读能力。对于甲图,说明问题要认真阅读纵横坐标。组织答案时候要用纵横坐标的单位,这样才能比较规范。第3天两者都出现了最大值,这是相同点。不同之处在于,“五一”游客数量每天都多于“十一”。游客从客源地到L地,或离开回去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故而最大值在第3天。同一个旅游地,不同时间的游客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气象气候条件。观察乙图(下图),五月份的优势在于平均气温高(18℃),日平均日照时间长(6小时),降雨日数少(少于3天)。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