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与地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山地 B.丘陵 C.低缓高原 D.平原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悬崖的相对高度H取值范围,(n-1)d=<H=<(n+1)d,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该图中M悬崖有3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为50米,则悬崖的相对高度在100至200米之间,取最大的可能,即接近200,所以本题C正确。
【小题2】图中等高线较为密集,起伏较大,有系列的闭合等高线为小山丘,高度不大,海拔多在200至500之间,故为丘陵地形,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表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则图中M处的海拔可能为( )
A.45米
B.50米
C.65米
D.30米
【小题2】若图为北半球1000百帕等压面的高程分布图(单位:米),则N地近地面风向(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一幅长江水系图上,量得长江(6300km)的长度为31.5㎝,将该图的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一半。据此回答题。1.新图的比例尺为2.新图图幅面积为原图的
A.1:40000000
B.1:20000000
C.1:10000000
D.1:30000000
E.1/2
F.1/4
G.两倍
H.四倍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原图的实际距离为6300KM,图上距离为31.5cm,即可计算原图的比例尺为1:20000000;现将原图的比例尺缩小一半,故1:20000000*1/2=1:40000000。
2.由于比例尺缩小1/2,则图幅面积为(1/2)2,即为原图的1/4。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计算比例尺,并掌握比例尺缩放的基本规律和比例尺变化与图幅面积变化的基本规律:图幅面积变化为比例尺变化的平分。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北半球局部地区经纬网和某月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以下问题。
【小题1】导致图中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洋流
C.纬度
D.地形
【小题2】若④城为白天,据图中晨昏线判断③的地方时约( )
A.8点
B.12点
C.16点
D.20点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观察等温线弯曲和海陆分布就可得出答案A。
【小题2】结合图文信息找出晨昏线,④城为白天,此图为北半球局部地区图,判断图中经线是西经,最后判断60°W的时间为0点钟,最后读出(计算出) ③城(约为120°W)的地方时约20点钟,因此选D。
考点:气温影响因素、时间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自然环境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