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大气受热过程》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该地这一天大气热量亏损时间比热量盈余时间短 B.乙时刻到甲时刻大气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气温下降 C.甲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大气辐射最强 D.乙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逆温层可能最厚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如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全球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增多,而导致了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升高。故图示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
A.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更多
B.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更多大气逆辐射更强
C.大气削弱的地面辐射更少
D.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更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温室效应的形成。二氧化碳增多形成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加强大气逆辐射而使大气增温。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火山灰云团可能使当地夜晚气温升高,其原理反映在下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中给出的是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其中: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①、②统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④为地面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取决于大气密度,当晴天时,两者都弱;当阴天时,两个都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发生在白天,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发生在夜晚。当有火山灰云团时,相当于阴天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较强,夜晚时,主要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即大气逆辐射,因此时大气逆辐射较强,故地面散失的热量较少,故当地夜晚气温会升高。故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区域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图中M地气温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27°C地形地势
B.25°C海陆位置
C.27°C海陆位置
D.25°C地形地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M处气温低,应属于山地地形,乙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可能降水量最大,B对。甲处是河谷中,是背风坡,降水较少,A错。丙、丁没有地形影响,降水比乙地少,C、D错。
小题2:读图,根据等温线数值的递变规律,M处气温应小于26°C,在24°C-26°C之间,气温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海拔升高,是山地地形,D对。A、B、C错。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