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7 08:46: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有关该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城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城市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 小题2:近年来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该城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②该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③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珠三角地区民工待遇相对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人口增长分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而且以机械增长为主;该城市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影响该城市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小题2:该地区的人口机械增长主要和民工流有关,近年来呈下降趋势是因为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珠三角地区民工待遇相对较差造成的。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增长和民工流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分)阅读美国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迁移到中国城市的分布图(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美国汽车制造厂选在图中城市落户的主要因素。(10分) (2)汽车制造厂如何带动这些城市的周边地区城镇化的发展?(10分)
参考答案: (1)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大;劳动力数量大、素质高;原有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良好;经济文化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水路交通便捷。(共10分) (2)该汽车制造厂促进这些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汽车制造厂带动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带动就业;汽车制造厂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汽车制造厂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汽车制造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10分)
本题解析: 图中汽车制造厂分布的城市,是中国东部和长江沿线的城市,人口分布密集,与美国本土相比,劳动力资(1)源丰富且廉价;有发达的铁路交通和便利的长江航道,可以通过港口通往国际市场,交通条件便利;中国人口众多,市场言道;国内有丰富的工业原料;东部和沿江城市技术、资金实力雄厚;位于我国东部和沿江工业地带,工业基础设施完备,国家政策有良好的支持。 (2)城市化的进程有三个主要标志: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农业人民向口城市人口转变;城市人口比例的上升,再辅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条件的改善加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16.我国下列地区中,未能形成大城市的是 A.珠江河口地区 B.黄河河口地区 C.长江河口地区 D.汉江与长江汇合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城市的成长模式图,回答以下1—2题。
 1、下列有关图中城市内部结构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大,弊病增多 B.政府在大城市周边地带修建了大量的廉价住宅 C.经济衰退使人们移往城市的周边地区 D.为避免工业通勤路线太长,企业部门移往周边地区 2、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中心便会衰退。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实行了城市复兴计划——再城市化。下列措施符合再城市化的是 [?] A.采取行政手段,将人口迁入大城市 B.发展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D.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发展城市旅游业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A为我国某城市建成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B为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
 材料三:图C为不同时期该地河流在等量降水过程后形成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1)据材料一、二分析,1988年以来,该城市主要向?和?扩展,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和?。(8分) (2)材料三中,最能反映该地1999年以后河流洪水流量过程线的是??,该流量过程线的观测点应是图A甲、乙中的??。(4分) (3)为防止洪水导致城市“内涝”,该城市完善了排水管道网。据材料一判断排水管道网中总排水管道的走向为?,判断理由是?。(4分) (4)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园区,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8分) ?。
参考答案: (1)东北?西南?河流?铁路(8分) (2)①?乙(4分) (3)东北——西南走向?河流流向(4分) (4)位于河流下游;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交通便利;位于郊区。(8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二中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该图是玫瑰风频图的变形;结合图例中的3个时间段和曲线,可以看出1988年城区面积轮廓,主要集中在东北部,且城区面积较小;1999年城区向四周扩展,且东北部扩展面积较大,2007年城区继续向四周扩展,东北、西南、东南都有较明显的扩大,且东北部和西南部面积扩大较大,由此可判断该城市主要是向东南和西北方向扩展,再结合材料一建成区轮廓范围,可看出该城市扩展是沿着河流和铁路线方向扩展分布,所以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河流和铁路。 (2)由材料三中的等量降水后形成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可看出,①洪水过程线反映了洪峰最高水位较大,且集水时间较快,排水较快,而②洪水过程线反映了洪峰最高水位较低,且集水较为平缓,集水较慢;1999年以后,由于城市建设扩展,地面状况发生改变,即由植被地变成了水泥地,使下渗减少,故地面径流增多,集水速度加快,洪峰水位更高,所以最能反映该地1999年后河流洪水流量过程线的是①;结合材料一城市建成区示意图,可看出甲位于城区河流上游,乙位于城区河流下游,流量受城市建设影响较大的是城区下游的河流,所以该流量过程线的观测点应是图A甲乙中的乙。 (3)为防止洪水导致城市内涝,排水管道网的水流应为自流(自地势高处流往低处),根据材料一的河流流向,该地河流是自东北向西南流动,可判断出该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此可知排水管道网中总排水管道的走向应为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是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从而得出排水管道走向。 (4)由材料一中左上角玫瑰风频图可以看出,该地区盛行风是东北风和西北风。重化工园区属于重污染型工业,会带来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布局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区,河流的下游;布局在M区,主要考虑到M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区,对城区大气污染小,同时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再者,M处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和原料运输。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