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7 08:54: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某区域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地植被类型为_______ ______,B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中均较为丰富的能源矿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中地形以_________为主,乙图中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 (4)甲所示国家国民经济中农业一直不占重要地位,但考虑到粮食安全的需要,仍需开辟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最合适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若只考虑气候条件,农业主要最适合发展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 (5)乙图中B地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B处有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是__________________。 (6)与A处河流相比,B处河流突出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2分) (2)煤炭(1分) (3)平原丘陵?高原山地(2分)? (4)B?畜牧业(2分)? (5)渭河平原(渭河谷地)?秦始皇兵马俑(2分)? (6)含沙量大,有结冰期,径流变化大(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的是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分界线 C.400mm年降水量线 D.以水田为主农业和以旱地为主农业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秦岭淮河大致与我国的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与冬季0°C等温线分布一致,故也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如图所示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洪涝灾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图中A、B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A为________ 。A的西侧是____________地形 区。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C河段景观描述,请说明其形成过程。(2分) (3)近年来,该地区针对洪涝灾害频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A:巫山或第二、三阶梯分界线(1分)四川盆地(1分) (2)由于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坡度变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 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2分) (3)建设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体系;修水库,调节河流径流量;退田还湖,修建分洪 蓄洪工程,加固堤坝(4分)。(疏浚河道、裁弯取直等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中游的洪涝灾害。 (1)结合图示的河流轮廓判断:A表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的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 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2)“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反映C河段地上河的特征:主要原因从泥沙淤积角度分 布;自然原因:河道弯曲,地势平坦;人为原因:上游植被破坏,使河流含沙量加大,则 带到该处,水流变慢,泥沙淤积。 (3)洪涝的治理措施主要从水利工程建设结合生态工程建设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新疆大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③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④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⑤白天大气的吸收强 A.①⑤ B.③④ C.③⑤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早穿皮袄午穿纱”说明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地带中的东部地带包括_____个省级行政区,中部地带包括_____个省级行政区,西部地带包括 ? _____个省级行政区。 (2)三个经济地带从东向西第一产业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西部地带_____产业比重最低。 (3)东部沿海地带中经济特区最多的省区是____,具有两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省区从北到南依次是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2;9;10 (2)比重不断上升;第一 (3)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广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