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位于a和b两个界面之间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图示a表示古登堡界面,b表示莫霍界面,故之间是地幔。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中, ①、②、③、④、⑤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中的山脊和山谷,点a、b、c对应的海拔分别为900米、600米、300米。读图完成题。
1.其中表示山谷的有 2.①、②、③、④沿线坡度最平缓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把图中数据相等的点用较平滑的曲线连起来,即构成等值线略图,可以看出在②、④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2.①处等高线最稀疏,?山地坡度最平缓。
考点:主要考查了等高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对学生作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地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1.造成图中等温线分布形势的主要原因是2.图中甲地的自然带类型是3.图中海域附近有世界上著名的渔场,该渔场的成因是4.近年来发生频率越来越快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海陆差异
B.纬度差异
C.地形特征
D.洋流的影响
E.热带沙漠带
F.热带草原带
G.热带雨林带
H.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I.寒暖流的交汇
G.沿岸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由于季节变化导致上下层海水间的运动
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
甲地平均气温下降
甲地更加干旱
甲地暴雨成灾
沿海渔场渔获量大增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4. C
本题解析:图中等温线南北延伸,且关于中间对称分布,可知此为受山地地形的影响而形成的温度分布特点;根据上题及图中经纬度关系,可知甲处是南美低纬度西海岸热带沙漠带;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天气发生剧烈变化,通常引起南美西海岸暴雨成灾,同时可能引起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下列各题。
1.N、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2.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3.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E.M、N
F.M、P
G.M、Q
H.P、Q
I.风沙
G.洪涝
滑坡
寒冻
参考答案:1. C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趋势,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可以推断,N的取值范围是500-600米之间,Q点的取值范围是200-300米之间。计算出两点间最大高差小于400米,最小高差大于200米,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可能是200-400米之间。所以C对。A、B、D错。也可以根据高差公式:(n-1)·d﹤H﹤(n+1)·d计算,n是N、Q之间等高线的条数,d是等高距,结果也是一样。
2.同理,读图推断出P的取值范围是400-500米之间,M点有两种情况,若围绕M的等高线是400米,则M点取值范围是300-400米,若围绕M的等高线是500米,则M的取值范围是500-600米之间,结合上题中N、Q点的情况,N的取值范围是500-600米之间,Q点的取值范围是200-300米之间,不难得出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M、N,所以A正确。B、C、D错。
3.从图中可以看到,Q地所在区域,等高线较密集,说明这里的坡度陡。题中已经指出,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所以只有C对。这里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茂盛,风沙少,形不成风沙灾害,A错。洪涝主要发生在地势低洼区,这里海拔在200-300米之间,地势较高,不会有洪涝灾害,B错。图示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很少出现寒冻,D错。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图,相对高度,区域自然环境差异。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22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6分)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2分)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并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10分)
(4)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图示区域属盆地地形,高度变化较大,海拔大致在300~1 500米之间;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6分)
(2)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2分)
(3)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10分)
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
(4)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镇供水方便。(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弯曲形态判断,图示区域属盆地地形,高度变化较大,海拔大致在300~1 500米之间。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
(2)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结合指向标,河流AB段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3)读图,采用A方案,不利处是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有利的是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采用B方案:有利的是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不利处是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
(4)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处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镇供水方便。
考点:等高线图,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水库选址的条件,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