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受盛行西风影响,从大西洋带来大量的水汽。正确答案选C。
【小题2】气温骤升导致严重洪灾,说明此前积雪很多,降水量大、气温低。正确答案选D。
【小题3】此地纬度较高,5月不会出现暖锋;气温骤升,为晴朗天气,为反气旋控制。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主要考查了西北内陆的水汽来源、天气状况及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西北内陆的水汽来源、天气状况及成因。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发育两种自然带?
[?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
(2)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风。
(3)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略
(2)西北 东南
(3)大 甲地区等压线较密集,气压梯度力较大
(4)丙 丁
本题解析:
(1)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且数值向外减小,因此图中丁地、右侧1035等压线内部为两个高压中心;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且数值向外增大,因此图中丙地为低压中心。
(2)确定风向的步骤是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其方向为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位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右侧约30°-45°之间。因此,图中甲地风向为西北风,乙地风向为东南风。
(3)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甲处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
(4)丙处为低压中心,说明该处气流上升,地表受热较多,气温较高;丁处为高压中心,说明该处气流下沉,地表受热较少,气温较低。
考点:等压线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5年元旦节前后四川成都、宜宾、泸州等多市连续几天遭遇雾霾,出现重度污染天气。霾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物(PM2.5)。图甲为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图乙为某市环境监测中心发布1月2日部分时段的“PM2.5浓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四地最有利于雾霾天气消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据图乙判断该日市民户外活动最适宜的时间是( )
A.10:00
B.16:00
C.22:00
D.7:00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①地位于高压中心,下沉气流,不易消散,A错。②地位于冷锋后,多阴雨天气,最利于雾霾消散,B对。③地气压较高,消散慢,C错。④地位于冷锋前,天气晴朗,消散较慢,D错。
【小题2】市民户外活动应选择雾霾最轻的时间段,读右图,根据各时间段的PM2.5浓度判断,最适宜的时间是13:00-16:00,所以B对。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读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每年春末夏初中国雨带的推移过程实质上属于(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概念以及学生对中国雨带推移过程实质的理解。本题中这种天气的成因本质上属于暖锋天气过程。学生很容易误选A项,因为我国的降水主要是冷锋形成的,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季的雨雪天气等。这类试题要求从基础出发,既要把握好概念的内涵,又要理解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每年在4月份左右登陆华南沿海的雨带,实际上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变得势力增强的低纬度海洋气团携带暖湿空气北上的过程,其前方所形成的暖锋云系和降雨带从中国华南逐渐北移,到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时遭遇北方仍然较强大的冷空气阻挡而演变为准静止锋停留下来,形成长时间的梅雨。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