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六)
2017-08-07 09:22: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比较表,回答问题。
?
| 原料成本
| 劳动力成本
| 技术成本
| 运输成本
| 其他成本
| 甲工厂
| 41
| 22
| 6
| 10
| 21
| 乙工厂
| 3
| 23
| 43
| 6
| 25
| 小题1: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两工厂最吻合的是 A.服装工业、化学工业 B.有色冶金工业、食品工业 C.水产品加工工业、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石油加工工业
| 小题2:关于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B.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上升 C.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低 D.乙工厂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表可知,甲主要因素是原料,乙主要因素是技术。符合的是C项。 小题2: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工人的工资总体水平高;乙工厂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高。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 ?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废墟上的遗物,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高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________取代_____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______工业迅速衰退。 (3)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多项选择,填字母) A.废气污染B.水体污染C.固体废物污染D.辐射污染 (4)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________(多项选择,填字母) 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 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D.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5)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措施。 (6)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煤田;水源;交通;市场 (2)石油;煤炭;煤炭 (3)ABC (4)CD (5)植树造林;建立治污设施;改组污染严重的企业 (6)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治理污染;引进民间资本;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任答4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招工难”、“用工荒”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高悬的招工条幅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日常风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 A.④ B.② C.③ D.①
|
小题2:“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
A.减少资金投入,缩小生产规模
B.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粮食供应
C.增大重工业比重,减少用工数量
D.刺激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面临用工困难的严重的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是指劳动力工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通过三角坐标图可以看出劳动力成本比重大的是④,占到了接近62%,所以A正确。
小题2:用工不足可能导致企业生产规模减小,不能开满工,开足工;同时,也刺激了企业转型和升级,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效益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甲企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S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线上的数字表示运费的数值大小。原料与产品采用的运输方式相同。读图完成1—2题。

1、若仅考虑运费因素,甲企业在下列几个地点建厂最合适的是
[? ]
A.O
B.P
C.R
D.H或G
2、下面有关甲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企业最可能是市场指向型工业
B.该企业最可能是高档服装厂或印刷厂
C.该企业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原料是两个单位的M1、三个单位的M2
D.该企业生产两个单位产品需要一个单位的M1和三个单位的M2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上海重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变化示意图,①、②、③、④对应的可能是:(? )
A.科技、交通、市场、劳动力的数量
B.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的数量
c,科技、市场、交通、劳动力的数量
D.市场、科技、交通、劳动力的数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科技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动力。上海扼守长江的出海口,腹地广阔,市场广阔。上海水运、铁运、空运、陆路都非常发达。科技解放劳动力,所以劳动力数量要求在降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