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二)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景观判断,①图表示沙丘,属于外力作用而形成;②表示断层(地堑),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③表示风蚀蘑菇,受外力作用形成;④表示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形成。
【小题2】渭河平原属于地堑构造形成的谷地,结合上题分析,与②构造一致。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利用图示的景观判断其地质成因,并结合我国著名地形的地质成因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小题2】图中甲地多见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小题3】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通过岩层的走向来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在地貌上又是山地,因此属于背斜山。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地貌类型判断岩石类型的能力,石芽、溶洞等属于喀斯特地貌,未知岩层为石灰岩。
【小题3】该题考查植被类型的判断。该地区柑橘广泛分布,柑橘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因此乙地常见的植被类型应该是常绿阔叶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面甲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小题2: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
小题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风力
B.冰川
C.流水
D.植物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图中甲为冲积扇,乙为沙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地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柳树的侵蚀。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回答:(14分)
(1)A、B、C、D四处,A处的地质构造是 ,属于向斜的是 (4分)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背斜的岩层新老关系是 (4分)
(3)下列选项中和B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2分)
A.渭河平原 B.华山
C.长江三角洲 D.汾河谷地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4分)
参考答案:
(1)断层 (2分) C(2分)
(2)谷地 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4分)
(3)AD(2分)
(4)D处 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采石工程难度小,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 (岩层上拱,较为牢固),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4分)
本题解析:
(1)图中A处两侧岩层出现了错动和位移,地质构造为断层;B是断层下沉的一侧,地质构造为地堑;C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D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
(2)D处为背斜,从地貌上看是谷地。沉积岩在下的岩层老,上面的岩层新;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3)B处地质构造是地堑,断层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等。华山是断层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的山地。长江三角洲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4)地下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D处。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采石工程难度小,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 (岩层上拱,较为牢固),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
考点:本题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8分)
(1)图中A地属于地质构造中的 ,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如我国的 ;B地属于地质构造中的 ,其上常有许多典型的谷地或盆地,如我国的 。
(2)D处属于地质构造中的 ,地貌上形成 ,成因是 。
(3)图中A、B、C、D四处属于储油构造的是 。
参考答案:
(1)地垒 华山西峰、峨眉山等 地堑 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等
(2)向斜 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容易断裂破碎,容易受侵蚀反而成为谷地。
(3)D
本题解析:
(1)根据地质构造图,可知A是断层中的地垒,B为地堑。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华山西峰、泰山、庐山等;地堑常形成谷底或盆地,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汾河谷地。
(2)据岩层的弯曲状况,C处岩层向下凹,为向斜;D处岩层向上拱,为背斜。从地形上看,C处为山地,D处为山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
(3)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考点:该题考查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城市与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