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7 09:34: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小题1:读上面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判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南半球昼长夜短 C.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小题2:读上图,国庆节位于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A点时,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位置,故判断为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直射,故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公转接近远日点附近,故公转速度较慢。 小题2:国庆节10月1日,位于秋分日9月23日到冬至日12月22日之间,故图示位于b段。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并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等基本内容即可判断,注意夏至日公转位置应接近远日点,而不是近日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是明亮的,现代天文学称之为晨昏蒙影,即晨光和昏影的合称。如果前一天的昏影还没有结束,而后一天的晨光已经开始,那么整个晚上天空都不黑,这种现象被称为白夜。研究发现白夜出现的纬度与理论晨昏线和纬线的切点在经线圈上相差18度圆心角。假如北半球冬至日的白昼、黑夜和晨昏蒙影的分配近似图,则北极点的夜空中出现晨昏蒙影的时间约在
 A.90天后 B.45天后 C.22天后 D.10天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运用。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则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纬度为66°34′。当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达到72°时,北极点出现晨昏蒙影。切点位于移动6°,大约需要22天时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24小时 B.一个恒星日 C.一个太阳日 D.一个恒星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以恒星为参照,自转了360°,周期为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以太阳为参照,地球自转360°59"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注意区别恒星日和太阳日,知识性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下图中甲、乙两个小岛的日出时间进行专项研究。他们发现一年当中有时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乙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同时看到日出。一年中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时间仅持续一个月。读图回答问题。
1.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日期大约是2.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差异的因素不包括3.关于甲、乙两岛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某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H)的比较,正确的是 A.3月21日—4月20日 B.12月7日—1月7日 C.6月7日—7月7日 D.8月23日—9月22日 E.经纬度位置 F.海陆位置 G.太阳直射点 H.地势高低 I.△H甲>△H乙 G.△H甲<△H乙 △H甲=△H乙 夏半年△H甲>△H乙,冬半年△H甲<△H乙
参考答案:1. C 2. B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1.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都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甲靠近北回归线,乙靠近赤道,且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时,即6月22日前后,甲地比乙地先看到日出。 2.一般来说同一纬度地区东边先看到日出。同一地点地势越高越先看到日出。故海陆分布与日出时刻影响不大。 3.甲乙都位于低纬度地区,且甲地的纬度略高乙地。两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都为90°;冬至日两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A。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以某半球的某点为中心的俯视图(M点为极点,a表示晨昏线,MP和MO为两条经线,且P点为a线上的最高纬度),下列关于P、O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O两点到M点的距离相等 B.O点比P点先看到日出 C.线段PO为P、O两点的最短距离 D.P、O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P、O两点同在晨昏线上,但不在同一纬线上,所以距M点距离不等;O点不能确定其在P的什么方向,也不能确定谁先看见日出;P O两点同在晨昏线上,不在同一纬线上,两点正午太阳高度不等;晨昏线上两点是地球的大圆的劣弧,帮两点距离最短。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