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是四个大型工业城市的大气污染企业布局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上城市最有可能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的是2.图中丁城所在地区可能的气候特点是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E.①②④
F.⑤⑥⑦
G.③④⑤
H.①②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应该布局在盛行风的下方向或者季风垂直的郊外。我国云南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影响显著,工业区应布局在西北部或东南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图中丁城市主要盛行东北风,①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符合条件。②为热带草原气候,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符合条件。③为热带季风气候,不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开发区兴建生产厂。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家发展到2001年的700多家。 完成1~3题。

1、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
[? ]
A、海运方便
B、市场潜力大
C、研发力量强
D、生产成本低
2、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Ⅱ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 ]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市场
C、接近研发中心
D、接近国际航空港
3、天津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成为M公司第Ⅳ类供应商的是
[? ]
A、化工厂
B、食品厂
C、电子元件厂
D、家具厂
参考答案:1、D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1.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2.与1978年相比,目前安徽省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下降
B.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
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D.步入工业化阶段
E.开放程度更高
F.资源输入量更少
G.区域竞争力更强
H.环境承载力更小
参考答案:1. BD
2. AC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读图可知:虽然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但是第一产业的产值在不断增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从2003年到2011年在下降;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占到一半以上,已步入工业化阶段。故选BD。
考点:产业结构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安徽省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弄清题意,掌握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所说明的问题。
2.试题分析: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的上升,也说明了与外界的交流更加密切,开发程度更高;资源输入量更多;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区域竞争力更强;科技的进步,开发程度的提高,使环境的承载力更大。故选AC。
考点:产业结构
点评:本题考查产业结构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三大产业变化的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资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图”,回答下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2.形成该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玩具制造业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E.原料
F.技术
G.交通运输
H.劳动力价格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珠三角。图示反映改革开发早期,珠三角的主要工业类型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表示2000-2010年我国某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以及2004年、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題。
1.2000-2010年,该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风调雨顺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优良品种的培育 ⑤政策扶持2.与2004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④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E.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
F.市场需求的扩大
G.土壤肥力的提高
H.机械化的普及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不难,解题关键是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农业的区位条件。
1.根据图中信息,2000-2010年,该省耕地面积减少,我国的自然灾害频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没有增加,该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政策扶持。
2.与2004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对蔬菜瓜果的需求扩大。
考点:该题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