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12分)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8分)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8分)
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8分)
 
	        2、单选题  山东原本是我国的粮食、棉花和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用温室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生产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据此完成以下1—2题。 
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已由种植园农业向商品谷物农业转变
B.农业生产已摆脱了地域的限制
C.该地区已成为典型的混合农业区
D.人们可以改造某些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生产 
2.我国蔬菜等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原因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我国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好
C.我国蔬菜的质量好
D.我国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高 
 
	        3、单选题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农业战略格局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下列各组农业主产区生产优势条件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a—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
B.c—光照充足、水源较丰富
C.e—气候湿润、温差较大
D.g—地形平坦、雨热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