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A.29日 B.31日 C.1日 D.3日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影响。
小题1:根据图示该天气系统影响,则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形成明显的降水过程,故判断为冷锋过境。
小题2:根据图示降水出现的时间判断为31日。
小题3:冷锋过境导致气温明显下降,故应导致城市用电、用气量上升,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终年由低压控制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________。
(2)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________。
(3)当亚欧大陆由高气压控制时,丙图在此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甲。
(2)乙。
(3)冬季温暖湿润。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 )
A.①比②气温高
B.②比③气温低
C.③比④气压低
D.④比①气压高
【小题2】图中
A.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
B.③地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形成对流雨
C.近地面气流流向为:③→②
D.等压面分布状况一般出现在夏季的白天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根据等压线分布,和气温、气压变化规律,①比②气温低,A错。②比③气温高,B错。③比④气压高,C错。④比①气压高,D对。
【小题2】图中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陆地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移动,A错。③地受下沉气流影响,降雨少,B错。气流流向垂直方向是②→①或④→③,近地面是③→②,高空④→①,C对。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出现在夏季的夜晚,D错。
考点:该题考查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7月平均气温为17℃。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000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4分)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2分)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特征:向北凸(弯曲)。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3分)
(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4分)
(3)冬季是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2分)
(4)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阻挡住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2分)
本题解析:
(1)7月份北半球是夏季,温哥华西侧海洋温度较低。温哥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所以7月份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温哥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温哥华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冬季西风带风力强劲,地形雨丰富,所以降水集中在冬季。
(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是高压,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海洋是高压,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4)温哥华西部沿岸有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阻挡住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所以冬季气温较高。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大气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