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与地图》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四)
A.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B.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 C.甲村比乙村更容易形成城镇 D.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根据图中图例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山峰的海拔高度900-1000米,桥梁海拔约300-400米之间,所以相对高度可能是500-700米,B对。
【小题2】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根据左下部分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流向是由西南流向东北方向,A错。根据图中图例可知,该地区是东西南三面高,北部低,B错。甲村位于河流下游地区,且位于河流交汇 处,地势平坦开阔,比乙更适合发展城镇,C对。该地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影响,B地位于背风坡,C地是迎风坡,B地夏季降水量小于C地,D错。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沉积烃源岩的年代,图中四地中地势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图中显示,沉积厚度小于100米的烃源岩面积大约是
A.1200km2
B.7200km2
C.11000km2
D.24000km2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沉积的烃源岩的厚度越大,表示当时该地的地势越低。根据图例,可以判断丙处烃源岩最厚,C对。
【小题2】读图,根据图中比例尺,沉积厚度小于100米的烃源岩面积长度约110千米,宽度约60千米,面积约6600千米,与B最接近,B对。
考点:等值线图的应用,比例尺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题。
【小题1】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村庄a、b、c、d中发展种植业最具有优势的是( )
A.a村
B.b村
C.c村
D.d村
【小题2】为发展经济,计划在村庄甲、乙之间修一条公路,最合理的走向是经过( )
A.a村
B.c村
C.d村
D.e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发展种植业的自然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分析,a位于河谷盆地,地势平坦,有丰富水源,种植业发展条件优越;b、d位于山坡、c是山脊,都不易积水,面积狭小,坡度较大,不利于种植业发展。选A正确。
【小题2】修建道路要尽量沿着等高线延伸方向修建,可减少坡度,降低工程建设难度,成本较低。a村 在乙村的南部,不在甲、乙间,且位于山谷盆地中,线路长,成本高;c村远离甲、乙间的山脊上,坡度大,修建难度大,成本高;d村位于甲、乙间的一山坡上,修建难度大,成本高;e村位于甲、乙间的鞍部,地势相对低平,工程难度小,相双b、c、d、e四条线路中,经过e村的坡度最小,成本最低。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地形和气温分布图,回答小题。
【小题1】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 ( )。
A.3 ℃
B.6 ℃
C.5 ℃
D.21 ℃
【小题2】x和z纬度相差2°,甲、乙、丙、丁四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在y纬度,a、b之间的高差为500米,按照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可以判断出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3 ℃。选A。
【小题2】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丙地和甲地的地势明显高于乙地和丁地,丙地和甲地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量要大于乙地和丁地。同一海拔的甲地气温明显高于丙地,表明甲地大气的保温作用强于丙地,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则其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就强,故丙地所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大于甲地。选C。
【小题3】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该地区向西海拔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故等温线数值a<b,甲、乙的温度分别高于同一等高线上的丙、丁的温度,所以甲、乙的纬度低于丙、丁的纬度,故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出该地区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选B。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