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公产的悲剧》指出,解决环境问题要靠
A.自觉
B.大公无私的精神
C.技术和管理手段
D.政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管理。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而草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这片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无限制地增加,最终会有一天,这片草场完全退化,再也无法在此放牧。故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强制执行——环境管理。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联合国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的正确说法有
A.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地球在我们手中”的口号
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C.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签署了《21世纪议程》
D.《里约宣言》指出了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球在我们手中”口号的提出是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世界环境日”的确定是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21世纪议程》是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签署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8.我国需加强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是世界上CO2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B没有国际支持,我国不能进行任何环境保护工作?
C我国是造成环境污染份额最大的国家,应承担最大的责任?
D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性行为的是( )
A.使用一次性产品
B.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
C.分类回收利用垃圾
D.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使用一次性产品、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均对环境有威胁,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分类回收利用垃圾,有利于废物利用,有益于环境保护。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06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上午由北京地球村、自然之友、中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资料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骑行北京周”活动拉开帷幕。组织者希望借媒体之声呼吁有车族放弃“四个轮子”更多选择“两个轮子”出行。
“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 (?)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前大气污染的源头之一就是交通工具特别是汽车的尾气。宣传“无车日”的目的就是为了放弃开车,减少城市污染,保护环境。所以答案选D。“无车日”并不是拒绝一切机动车辆,所以AB选项是错误的;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最主要的手段是提高能源利用率,扩大能源的生产,所以C选项也不能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