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四)
A.向东 B.先西南后西北 C.向西 D.先东南后东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和光照图的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小题1:根据四地的昼长随季节变化判断,A地终年昼夜平分,判断为赤道;B地冬至日的昼长达最长,夏至日的昼长达最短,判断位于南半球中纬度;C地冬至日昼长达到24小时,判断为南极圈;D地秋分日---春分日昼长为0,春分日—秋分日昼长达24小时,判断位于北极点。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小题3:当C地昼长达最长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故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北京昼短夜长;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北极出现极夜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M地位地N地的?
A.东北
B.东南
C.正北
D.正南
小题2:北京时间为?
A.02:00
B.06:00
C.15:00
D.18:00
小题3:P地昼长为?
A.6小时
B.8小时
C.16小时
D.18小时
小题4:M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A.0°
B.20°
C.40°
D.70°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形。N地位于北极点上,M点的纬度为70°N,所以M地位地N地的正南方。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70°N出现极昼现象,90°E的地方时为0:00,则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2:00。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根据图示:P点位于北半球,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P地昼长大于12小时,P地昼弧为夜弧长度比为3:1,所以白昼时间为18小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4:M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此刻太阳高度为0°,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0,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环境管理》考点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