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四)
A.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10°S,30°W B.80°N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 C.此时北半球各纬度昼在变长夜在变短 D.此时新旧日期的比例小于1/2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MN这条昼夜半球的界限为昏线,则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即60E经线为18:00,则45E经线为17:00,又因为M点在昏线上,所以17:00即为M 所在纬线的日落时刻,(日落-12)X2即为昼长时数。所以A正确。
【小题2】北半球表现为昼短夜长,且α为10°,则可知此时太阳直射10°S,据60E经线为18:00可求出地方时12;00地点经线为30°W ,所以A正确;极昼极夜范围与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互余,故B正确;因为不知道太阳直射点往南还是往北移动,所以无法判断昼夜的变化情况,故C错误;据60E经线为18:00可求出地方时0;00地点经线为150E,则从150E—180为新的一天,其余部分为旧的一天,故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辐射的有:?
①煤? ②石油? ③核能 ? ④地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煤、石油、天然气是历史时区植物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转化而形成的。核能和地热能都来自地球内部。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一次活动极小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太阳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选项:黑子产生在光球层上。B选项: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一次活动极小年的平均周期应该约为太阳活动周期的一半,5.5年。C选项: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电离层。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当太阳直射在曾母暗沙(北纬4°,东经112、5°)时,完成下列问题:
(1)绘出此时的地球光照侧视图(要求具备要素:赤道、地轴、太阳光线、晨昏线、出现极昼极夜范围、用阴影表示黑夜)(6分)
(2)绘出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图(要求标准标出直射点和极点的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度数)(4分)
(3)简述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6分)
(4)绘出此时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图(4分)
(1) (2)
(3)
(4)
参考答案:
(1) (2)
(3)北半球昼长夜短,北纬86度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纬86度及其以南出现极夜;赤道昼夜等长
(4)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A.a、c、b、d
B.a、b、c、d
C.d、c、b、a
D.c、d、a、b
【小题2】当c地昼最长时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a地全年昼长12小时,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快,C、D错。B点昼夜长短变化明显,无极昼极夜现象,应位于温带。C只有一天极昼、极夜现象,位于极圈上。D有半年极昼、极夜现象,位于极点,自转线速度 为0,最慢。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慢,所以A错,B对。
【小题2】当c地昼最长时,是冬至日 ,说明该地位于南极圈上。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A错。北京昼短夜长,B错。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C对。北极出现极夜现象,D错。
考点:地球自转的特征,地球公转的特征及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生态问题与.. |